趣味历史:封建迷信可以有多可怕!

历史冷知识,历史趣味知识

      各种野史里,宋太宗黑料一大堆,比如干了赵匡胤,比如和花蕊夫人、小周后都有一些不可描述的关系...
       总之,宋太宗这厮就不是什么好人。
       在巨大争议中上位的他,最大黑点就是没能收复幽云十六州,从此戴上了一顶「不知兵」的帽子。
       这样一来,宋太宗很多失误就被明显放大了。
       比如,宋太宗是个拆迁小能手,毁掉一座千年古城,给大宋灭亡埋下了祸根。

  •  
       太原,古称晋阳。
       公元前497年,晋国六卿之一的赵氏话事人赵简子赵鞅,为开辟一个稳定的根据地,在西依悬瓮山、东临汾河地带据险筑城。
       一座城坚池高的军事堡垒,就此耸立在河东大地,因该城晋水之阳,取名晋阳。
       这是太原第一次建城,从此太原城登上历史舞台。
       太原城就此成为赵氏家族在晋国卿族大乱斗中最可靠的根据地。
       赵鞅曾凭借太原城打退过中行氏、范氏的围剿;
       赵襄子赵无恤更是凭借太原城打退了智氏、韩氏、魏氏三家的围攻。
       太原城两次帮助赵氏家族度过亡族之危,奠定赵国开国之基,最终得以跻身战国七雄之列,太原就是赵氏一族龙兴之地。
       公元前201年,刘邦为了防御匈奴,命韩王信坐镇太原,成为中原王朝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边防重镇之一。
       此后,太原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北齐时期,成为北齐实际的政治军事中心;
       唐朝时期,更是成为唐朝五京之一;
       到了五代,太原城的作用更是无与伦比。
       如果唐朝和五代搞个城市排行版,太原绝对位居前四行列,仅次于长安、洛阳、开封。
  •  
       太原这地太好了。
       首先,从地形上说。
       太原是四塞之地。
       「太原东阻太行、常山,西有蒙山,南有霍太山、高壁岭,北扼东陉、西陉关,是以谓之四塞也。」
       太原位居黄士高原东侧,居高临下,俯瞰中原;
       东有太行天险;
       西有吕梁、大河为阻,表里山河;
       北有恒山及阴山余脉为屏;
       南则以中条山脉为固。
       其次,从交通上看。
       太原位居当时四大交通动脉之一的核心枢纽,扼守交通要道;
       西南部的蒲州,位于黄河与渭水交汇处,是当时漕运必经之处,把控经济大动脉;
       横跨黄河的蒲津桥,沟通了关中及河东。
       北接草原,南通中原;
       东西两山夹峙,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为河东之根本;
       诚古今必争之地。
       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晋阳之战」就有五十多次。
       再次,从军事上看。
       太原不仅地势险要,地理环境优越,而且民风彪悍。
       由于太原靠近塞外的区域,汉族人民与游牧民族长期融合、互动交流,使得河东百姓崇武尚勇,人性劲悍,习于戎马。
       《舆地广记》称:「太原地雄边服,人多尚武,耻于学业。」
       最后,从经济上看。
       以太原为核心的河东地区经济发达。
       《旧五代史》称:「太原险固之地,积粟甚多。」
       《新唐书》称:「河东殷实,京邑所资。」
       柳宗元更是在《晋问》中高度评价河东有六利:
       「一曰晋之山河,表里而险固;二曰晋之金铁,甲坚而刃利;三曰晋之名马,其强可恃;四曰晋之北山,其材可取;五曰晋之河鱼,可为伟观;六曰晋之盐宝,可以利民。」
       河东地区拥有山川之险不说,冶铁、食盐、战马、木材、粮食等战略资源丰富,这真是块天选之地。
       因此,自太原建城以来,风光了一千多年。
       可到了宋朝,太原的风光戛然而止,不幸的遇上了自己的终结者——拆迁小能手宋太宗赵光义!
  •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五月,宋太宗御驾亲征,攻克太原,灭亡北汉。
       一拿下太原,就干了件匪夷所思的事。
       这事挺简单的,《宋史》就「尽徙余民于新城,遣使督之,既出,即命纵火」十七个字。
       宋太宗让居民迁往汾水东的新城,把新设立的并州府治所迁到榆次。
       居民出城后,宋太宗下令放火,于是太原城「万炬皆发,宫寺民舍,一日俱尽」。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四月,宋太宗又来了个水灌太原城。
       冰火九重天,千年名城古太原城经此火烧、水灌,彻底变为一片废墟,往日风光不复存在。
       而后,宋太宗又命将并州治所从榆次迁到唐明镇(即今太原市),由于此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宋太宗又派潘美在唐明镇的基础上,扩大范围,修筑城墙,兴建太原城,但这个太原城和古太原城已经没有多大联系了。
       可以说,太原城因赵而起,又因赵而亡,像是一个历史轮回,老赵家人建了太原,又毁了太原。
       这事宋太宗干得离谱,放火烧自家房子。
       宋太宗为什么要毁掉太原城呢?
  •  
       主要原因有四。
       第一,特产太特殊。
       产马产盐都不算什么,太原特产居然是产皇帝。
       自李渊从太原(晋阳)起兵,从唐朝到宋朝,出了四朝皇帝,只有后梁、后周、宋朝皇帝不是「Made in TaiYuan」。
       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汉高祖刘知远都是从太原而下,占据中原,建立王朝,因此太原又有龙城之称!
       这么邪门的地方,天知道在宋朝会不会也搞出个皇帝来。
       第二,迷信。
       太原出产了这么多皇帝,古代一些神棍望气者认为太原有王者之气,用古代的话来说,太原王气太盛,宋太宗怕自己镇不住。
       你不是王气盛吗?水火夹攻看你盛不盛。
       再一个,从古代星宿学来说,宋朝发家之地为归德 (今河南商丘市),赵匡胤在后周曾担任归德节度使,归德又称宋州,宋朝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归德这地按星宿划分,属于「商星分野」,而太原则属于「参星分野」,星宿学有句话叫参商不相见。
       其实吧,这些东西很扯,但古人信,宋太宗信啊。
       据说宋太宗在新修太原城街道时,都筑成丁字街,取其谐音,「钉」破「龙脉」,使太原不再出现「真龙天子」,危及赵宋天下。
       金代诗人元好问《过晋阳故城书事》在讲到此事时写诗道:
       「南人鬼巫好机祥,万夫畚铺开连冈。官街十字改丁字,钉破并州渠亦亡。」
       唉,真是迷信害死人呐!
       第三,泄愤。
       刘知远的弟弟刘崇因为割据河东,占据太原就搞出了个北汉。
       这个北汉仅仅握有十州之地,却成为宋朝统一天下最难啃的硬骨头。
       从宋朝建立第一天起,北汉就不停的在背后捅刀子,宋太宗两大偶像后周世宗柴荣和赵匡胤都曾御驾亲征太原,却无功而返,望城兴叹。
       如果从开宝二年(969年),赵匡胤御驾亲征开始算,北汉这个打不死的小强让宋朝两位皇帝以及满朝文武憋屈了三千多个日夜;
       如果从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篡周建宋开始算,北汉这个不安静的邻居,让宋朝恶心了近二十年。
       这么多年来,宋汉双方结下来的仇恨,真是一天二地恨,三江四海仇。
       就连宋太宗本人攻打太原,也是损兵折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拿下太原。
       为了泄愤毁了太原也就情有可原了。
       第四,强干弱枝。
       太原城的优势,让这地容易产生军阀割据,而且这地靠近辽国,一旦哪个野心家割据太原,又当起了辽国的儿皇帝,宋朝又得花大力气去搞他。
       前有刘崇就是这么来的,宋太宗绝对不允许宋朝出个刘崇。
       更重要的是,宋朝一直推行强干弱枝政策,地方越弱越好,出于这个国策,宋太宗也不允许宋朝的太原成为唐朝、五代那样的太原。
       宋太宗在《禁毁晋阳城诏》中直言不讳的道:
       「乃眷太原,本维藩镇,盖以山川险固,城垒高深,致奸臣子,违天拒命,因其悖逆,诖误军民。今既荡平,议须更改,当令众庶,永保安宁。」
       太原城毁了,宋太宗爽了,后世子孙却惨了。
       由于宋朝没有幽云十六州,整个宋朝北方就只有太原这么一座坚城可守,为了防备辽国南下,宋朝只能扩建太原新城,给宋太宗擦屁股。
       宋朝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建新太原,却始终无法和昔日的太原坚城相比,宋朝在北方始终没有建立一个稳固的防守中心。
       最终金军南下,自断臂膀的北宋王朝终于为宋太宗错误决策而买单。
  • 参考文献:《左传》;《柳宗元集》;《新唐书》《旧五代史》《宋史》;《宋会要辑稿》;《续资治通鉴长编》;《舆地广记》。


    转载请注明:趣知识 (quzhishi.com)


    » 趣味历史:读书人的一种常见死法!
    » 趣味历史:外国人用面粉做面包,中国人却蒸成馒头?
    » 趣味历史:封建迷信可以有多可怕!
    » 趣味历史:古代上班族的KPI噩梦
    » 趣味历史:方便面要是到了古代,适合作为军粮吗?
    » 趣味历史:有文化可以多可怕?
    » 趣味历史:历史上的女装大佬究竟有多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