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类永远无法彻底消灭蟑螂?

冷知识专辑,趣知识专辑



    01

      蟑螂污染食物、传播病菌,对人类社会卫生安全具有较大威胁,人们对蟑螂的恨意似乎已经铭刻在了本能里。
      至少在 3000 多年前,人们便拿起来拖鞋灭杀蟑螂。
      然而相比人类,蟑螂才是这个地球的主人。

      远在哺乳动物出现之前的 3.2 亿年前,蟑螂就已经出现在了这个世界上,他们经历过火山、地震、真正的沧海桑田,不仅没有灭绝,反而并演化出了数千个品种。
      其中一支还发展出了同样大名鼎鼎的白蚁



      蟑螂的历史,是人类演化史的 100 倍,是人类文明史的 5000 倍。
      随着人类文明的出现,原本居住在非洲的少部分野外蟑螂,便进入城市和家园。
      从古文明到古典文明,再到近代文明,蟑螂曾在古罗马人的下水道里繁衍生息,也曾在中世纪,充斥在欧洲贵族的卧室之中。
      随着贸易和航海的发展,它们跟随人类的脚步,遍及了全球的各个角落。

    02

      中国历史悠久,人与蟑螂的关系,更是渗入到了历史文化之中。
      古人对自然怀以敬畏,认为各类自然现象的背后都有神明主导,例如蝗灾有蝗神,瘟疫有瘟神
      而蟑螂则和灶神扯上了关系。

      中国神话研究泰斗袁珂先生,在《中国神话大辞典》中考证,最初的灶神并不是人,而是蟑螂。
      而且这里的蟑螂也不是肮脏丑陋的形象,西晋的司马彪对《庄子》注书说:灶神,著赤衣,状如美女。



      可见,蟑螂娘的出现,远比二元次早了 2000 多年。
      随着道教的出现,神明宗教化之后,灶神逐渐演化成了男性形象。

      当然,蟑螂也从此跌下了神坛,人们对蟑螂的态度,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中原文化里,蟑螂入药,成了中药的一种。
      南方文化里,蟑螂则成了食物的一种。

      烤蟑螂的历史,远比普通人知道久远得多。
      早在 1500 年前陶弘景便记录南方人吃蟑螂的现象。

    03

      随着进入现代社会,人类与蟑螂的关系,再次发生了新的变化。
      尤其是新中国建立之后,对卫生环境的需求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958 年 2 月 1 2日《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要求在十年内,消灭苍蝇、蚊子、老鼠、麻雀等四害。
      后来麻雀平反,由臭虫代替。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蟑螂开始大量繁殖
      甚至蟑螂的多少,曾一度是判断生活条件的标准之一,中国农业大学张青文教授,第一次在北京宾馆发现蟑螂时曾百感交集,也有人调侃,家里少于 100 只蟑螂的属于贫困水平。

      但很快蟑螂便泛滥成灾,随着臭虫的逐渐绝迹,蟑螂自然而然地成了新四害之一。
      不仅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组织了从 1978 年到 1988 年长达十年的防制蟑螂工作,对蟑螂的生态习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民间的蟑螂防止更是大放异彩。
      京城捕蟑达人曹全新靠着自制的捕蟑工具,曾一度登上了中央电视台。



      然而灭杀蟑螂的速度,却拥有赶不上蟑螂增加的速度,在严打蟑螂的十年时间内,北京的蟑螂增加了 20 倍,进入 90 年代的几年内,蟑螂又增加 27 倍
      对于蟑螂的繁殖速度,晚年流居美国的张爱玲吐槽道:
      本来新房子没蟑螂,已有了就在三年内泛滥,杀虫人全都无效。

      虽然蟑螂繁殖越来越多,但依旧没有打击中国除蟑的斗志。
      在风风火火的灭蟑行动下,大连、呼和浩特、包头、哈尔滨、吉林、佛山、青岛、郑州、成都、沈阳市和鞍钢钢铁公司先后成了灭蟑螂先进单位

    04

      进入新世纪之后,人们在灭蟑上更是各显神通:灭虫剂、设陷阱、火焚烧、天敌克制、激素诱杀雄虫、气味驱赶。
      面对整个人类对蟑螂的态度,马尔克斯曾在《百年孤独》中感慨道:人类自起源以来,对其他物种包括自身在内都没施展过这样的手段。

      然而以上灭蟑方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蟑螂问题,直到杀蟑胶饵的发明。
      杀蟑饵剂又被称为「最后的晚餐」,只需要在蟑螂经常出没的地点胶饵,蟑螂吃掉后,回到窝内很快便会死去。
      蟑螂有着吃同类的习性,毒素会快速在种群内传播,直到死掉最后一只蟑螂。
      除此之外,行之有效的灭蟑方法还有烟熏式灭蟑法,使用水蒸式蟑螂烟雾剂或蟑香。

    05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人类的疯狂灭杀下,蟑螂也在不断地进化。
      2013 年,美国有研究者称,德国小蠊已经戒掉了甜食,含糖毒剂对它们的诱杀,已经逐渐失效。

      而蟑螂本身的抗毒性,也在不断变化,云南大理学院的李树楠教授曾说道,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之后,其它生物都不见了,首先在废墟上发现的就是蟑螂。
      李树楠教授:都叫它小强,打不死的。我认为不是『小强』,是『大强』。

      然而人们与蟑螂的关系,在这里并没有画上句号,现代人延续了古代的传统,开发蟑螂的食药价值。
      德国甚至出版了一本《蜚蠊美食谱》,介绍了蟑螂美食的各种之作方法。
      李树楠教授从美洲大蠊的提取物中,研发出了康复新液



      由于该药可内服可外用,对伤口、溃疡的治疗拥有奇效,一度在民众心中有着极高的知名度。
      四川西昌的美洲蜚蠊养殖基地,拥有国家药监总局对药用动物的最高养殖标准。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蟑螂的利用,远远不止于此。
      上海交大研究生李广晔,在相关设备的辅助下,成功利用意念遥控活体蟑螂。
      在人的智慧面前,蟑螂并不是对社会毫无建设性的东西。

    06

      其次,哪怕蟑螂真的对社会没有建设性,它存在的意义,也无处不在。
      一个人身上拥有大约 6,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个原子。
      在 3 亿多年间,这些原子通过大气、海、陆间循环,曾经出现在无数的动物身上。

      随便取一滴水,也有 1 千亿亿个水分子来源于过去的死亡人类。
      而对于蟑螂,我们估值保守一些,你身上也有多达千亿的原子,曾来自于蟑螂。

      不说对于宇宙、银河系、太阳,哪怕在地球的生老衰亡面前,人类对于其它物种的骄傲,都是微不足道的。
      天不生人类,万古恒不变。

      人类所使用的能量仅占太阳总辐射能量的 22 万亿分之一,地球一个哆嗦,就是成千上万个体的死亡。
      仅用太阳系的尺度来说,就像一个铜墙铁壁的透明牢笼

      哪怕你用哈勃、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矩阵能够看尽宇宙的浪漫,你也难以走出这个牢笼半步。
      依据钱老所写的《星际航行概论》,氢聚变工质喷射最高速度为 5% 光速。
      哪怕人类技术达到工质喷射的理论极限,一个人也无法在有生之年飞出太阳系。

      如果从 40 亿年前到现在,这个漫长的时间里,有高等外星文明(卡尔达舍夫二级文明以上,能量利用达到恒星级别)来到地球,它们恰好是题主观点的执行者,那么无论地球还是整个人类文明,都会在顷刻间覆灭。
      在恒星级文明眼里,人类和蟑螂可能并没有什么区别。

    » 更多 人类冷知识 蟑螂冷知识


    转载请注明来源:趣知识(quzhi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