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指标

  试题:

  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指标不包括_____

  A:国民总收入

  B:货币总量

  C:国内生产总值

  D:外汇储备

  答案:B

  【相关试题】

  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指标包括()。

  A.国民总收入

  B.货币总量

  C.国内生产总值

  D.外汇储备

  答案:ACD

  【解析】

  国际上通用的四个常见经济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通货膨胀,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

  1、国民生产总值简称“GNP”,它由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际收入两部分组成。国际上决定一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好坏,最常见的经济指标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和经济增长率(GDP增长率)。

  2、通货膨胀是指用某种价格指数衡量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政府往往会采取紧缩型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就宏观经济形势好坏而言,最佳状态是温和通胀,即在经济高增长的同时持续通货温和膨胀。

  3、就业率,也会被引述为失业率,其高低往往是由经济增长率和通胀率的高低决定的,政府往往根据就业率的高低来制订各项财经政策,而这些政策又会对股市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4、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其他国家在必须时期进行的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交易的记录。国际收支包括经常项目收支和资本项目收支两部分。经常项目收支主要包括贸易、劳务和单方面转移。一国国际收支状况最直接的作用结果是汇率。一国国际收支顺差,则该国货币坚挺,有升值潜力;反之长期逆差则货币疲软,货币有贬值可能。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能够由多方面的指标来衡量,一般适用较多的是:GDP(国内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CPI(商品价格指数)通货膨胀率、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能源消费、农村人口比重、人口预期寿命、新生婴儿死亡率、识字率等。不同的组织还制定指标来衡量各种制度环境。GDP(国内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CPI(商品价格指数)通货膨胀率等指标来实现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其中应用最广的事GDP国内生产总值。


实行改革开放是

  原题目:

  实行改革开放是()

  A.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

  C.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D.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

  答案:ABC

  【相关阅读】

  中国改革开放是中国政府在1978年后制定的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政策。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好处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1、国内背景:“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邓小平同志以前说,“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就整个政治局面来说,是一个混乱状态;就整个经济状况来说,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我们务必透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

  2、国际背景: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务必透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潮流。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到达的目的”。这就把改革的目的说得很透彻、很深刻。

  (二)改革开放的性质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既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也就是说,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决不是要改掉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实现了目的和效果的高度统一,就在于我们既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开放,又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坚决排除各种错误思潮、错误倾向的干扰,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三大特征”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用心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这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我们党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发展,不仅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礼貌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四)改革开放的目的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持续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五)改革开放的发展阶段

  从总体上看,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大致能够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的起步(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创新和思想准备阶段,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职责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城市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企业承包制入手,进行了综合和专项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其中最重要的成果是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三个转变: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转变到扩大开放,从固守陈规转变到大胆改革。实施这三个具有全局好处的战略转变,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发展和思想解放为鲜明特色的历史新时期。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84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到1988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决议》)。这一时期,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科技教育及其他社会生活领域。改革的深度和广度都较前一时期有显著进展,故称之为全面的改革探索阶段。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的挫折(1988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决策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这一时期,从实践上看,是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调整完善政策、为更健康地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从理论上说,是总结十年改革经验,以便确立更加科学、更加全面的改革思路,使中国的改革事业更健康、更稳妥、更顺利地向前推进的时期。

  第四阶段:改革开放的新阶段(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至2002年10月党的十六大召开)。这一时期,能够概括为:一篇谈话(就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一部著作(就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三次代表大会(就是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和十六大召开)、一个重要决定(就是《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一个战略规划(就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和两大理论成果(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和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列理论上的创新和实践中的探索,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的层次,即进入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资料的综合改革阶段,也就是攻坚阶段。

  第五阶段:改革开放继续推进(2002年10月党的十六大至今)。这一时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六)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概括为“十个结合”,即“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礼貌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持续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好处有哪些

  (1)从人民方面看,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富民之路。改革开放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2)从国家方面看,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日益繁荣昌盛,真正跨入了民族振兴的新时代。


微型计算机诞生于

  原题目:

  微型计算机诞生于()。

  (A) 第一代计算机时期 

  (B) 第二代计算机时期 

  (C) 第三代计算机时期 

  (D) 第四代计算机时期 

  答案:D

  解析:

  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微型计算机属于第四代计算机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的四个重要时期

  第一代(1946-1956年)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1957-1964年)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1965-1971年)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1972年至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微处理器的历史可追溯到1971年,当时INTEL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4004。它是用于计算器的4位微处理器,内含2300个晶体管。

  所以说“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微型计算机属于第四代计算机”

  【相关阅读】

  微型计算机简称“微型机”、“微机”,由于其具备人脑的某些功能,所以也称其为“微电脑”。是由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体积较小的电子计算机。它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配以内存储器及输入输出(I/0)接口电路和相应的辅助电路而构成的裸机。特点是体积小、灵活性大、价格便宜、使用方便。把微型计算机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即构成单片微型计算机。由微型计算机配以相应的外围设备(如打印机)及其他专用电路、电源、面板、机架以及足够的软件构成的系统叫做微型计算机系统(即通常说的电脑)。

  自1981年美国IBM公司推出第一代微型计算机IBM-PC以来,微型机以其执行结果精确、处理速度快捷、性价比高、轻便小巧等特点迅速进入社会各个领域,且技术不断更新、产品快速换代,从单纯的计算工具发展成为能够处理数字、符号、文字、语言、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的强大多媒体工具。如今的微型机产品无论从运算速度、多媒体功能、软硬件支持还是易用性等方面都比早期产品有了很大飞跃。便携机更是以使用便捷、无线联网等优势越来越多地受到移动办公人士的喜爱,一向持续着高速发展的态势。

  微型计算机简称微机,俗称电脑,其准确的称谓就应是微型计算机系统。它能够简单地定义为:在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础上配置必要的外部设备和软件构成的实体。

  微型计算机系统从全局到局部存在三个层次:微型计算机系统、微型计算机、微处理器(CPU)。单纯的微处理器和单纯的微型计算机都不能独立工作,只有微型计算机系统才是完整的信息处理系统,才具有实用好处。

  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含内存、外存和缓存)、各种输入输出设备组成,采用“指令驱动”方式工作。

  软件系统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是指管理、监控和维护计算机资源(包括硬件和软件)的软件。它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各种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各种工具软件等。其中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的核心,用户只有透过操作系统才能完成对计算机的各种操作。应用软件是为某种应用目的而编制的计算机程序,如文字处理软件、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网络通信软件、财务管理软件、CAD软件、各种程序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