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诞生于

  原题目:

  微型计算机诞生于()。

  (A) 第一代计算机时期 

  (B) 第二代计算机时期 

  (C) 第三代计算机时期 

  (D) 第四代计算机时期 

  答案:D

  解析:

  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微型计算机属于第四代计算机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的四个重要时期

  第一代(1946-1956年)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1957-1964年)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1965-1971年)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1972年至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微处理器的历史可追溯到1971年,当时INTEL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4004。它是用于计算器的4位微处理器,内含2300个晶体管。

  所以说“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微型计算机属于第四代计算机”

  【相关阅读】

  微型计算机简称“微型机”、“微机”,由于其具备人脑的某些功能,所以也称其为“微电脑”。是由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体积较小的电子计算机。它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配以内存储器及输入输出(I/0)接口电路和相应的辅助电路而构成的裸机。特点是体积小、灵活性大、价格便宜、使用方便。把微型计算机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即构成单片微型计算机。由微型计算机配以相应的外围设备(如打印机)及其他专用电路、电源、面板、机架以及足够的软件构成的系统叫做微型计算机系统(即通常说的电脑)。

  自1981年美国IBM公司推出第一代微型计算机IBM-PC以来,微型机以其执行结果精确、处理速度快捷、性价比高、轻便小巧等特点迅速进入社会各个领域,且技术不断更新、产品快速换代,从单纯的计算工具发展成为能够处理数字、符号、文字、语言、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的强大多媒体工具。如今的微型机产品无论从运算速度、多媒体功能、软硬件支持还是易用性等方面都比早期产品有了很大飞跃。便携机更是以使用便捷、无线联网等优势越来越多地受到移动办公人士的喜爱,一向持续着高速发展的态势。

  微型计算机简称微机,俗称电脑,其准确的称谓就应是微型计算机系统。它能够简单地定义为:在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础上配置必要的外部设备和软件构成的实体。

  微型计算机系统从全局到局部存在三个层次:微型计算机系统、微型计算机、微处理器(CPU)。单纯的微处理器和单纯的微型计算机都不能独立工作,只有微型计算机系统才是完整的信息处理系统,才具有实用好处。

  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含内存、外存和缓存)、各种输入输出设备组成,采用“指令驱动”方式工作。

  软件系统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是指管理、监控和维护计算机资源(包括硬件和软件)的软件。它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各种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各种工具软件等。其中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的核心,用户只有透过操作系统才能完成对计算机的各种操作。应用软件是为某种应用目的而编制的计算机程序,如文字处理软件、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网络通信软件、财务管理软件、CAD软件、各种程序包等。


计算经济损失主要计算

  问题:

  计算经济损失主要计算什么经济损失?

  A.直接

  B.间接

  C.所有

  答案:A

  【答案解读】

  计算经济损失主要计算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是量纪的重要情节。直接经济损失是《中国共产党党纪处分条例》中有关条款“情节较轻”、“情节严重”以及“造成巨大损失”的重要衡量标准。

  【相关阅读】

  “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与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而造成的财产损毁、减少的实际价值;“间接经济损失”,是指由直接经济损失引起和牵连的其他损失,包括失去的在正常状况下能够获得的利益和为恢复正常的管理活动或者挽回所造成的损失所支付的各种开支、费用等。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虽然有债权存在,但已无法实现债权的,能够认定为已经造成了经济损失:(1)债务人已经法定程序被宣告破产,且无法清偿债务;(2)债务人潜逃,去向不明;(3)因行为人职责,致使超过诉讼时效;(4)有证据证明债权无法实现的其他状况。

  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是指立案时确已造成的经济损失。移送审查起诉前,犯罪嫌疑人及其亲友自行挽回的经济损失,以及由司法机关或者犯罪嫌疑人所在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挽回的经济损失,不予扣减,但可作为对犯罪嫌疑人从轻处理的情节思考。

  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1)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

  ①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

  ②丧葬及抚恤费用阿

  ③歇工工资

  ④补助及救济费用

  2)善后处理费用

  ①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

  ②现场抢救费用

  ③清理现场费用

  ④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3)财产损失价值

  ①固定资产损失价值

  ②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1)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2)工作损失价值(工作损失价值=被害者损失工作日×企业全年人均日净产值)

  3)资源损失价值

  4)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

  5)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

  6)其它损失费用


智力的核心是

  问题:

  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A、观察力

  B、抽象思维潜力

  C、记忆力

  D、创造潜力

  答案:

  B、抽象思维力

  【解析】

  抽象思维潜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因素。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主要透过思维潜力反映出来。

  【相关阅读】

  抽象思维方法在形而上学的初期阶段只明白用概念代表现实事物,只明白用不同的概念去代表不同的现实事物以及用概念和概念之间的演绎关系去代表现实事物之间的实际联系。至于这种方法在多大程度上偏离了现实世界的实际状况则不闻不问。

  概念所概括的那些事物,从静态看本身就不是完全相同而是存在着区别和差异;从动态看还都在发生着变化,有些变化大一些有些变化小一些。

  抽象思维方法在形而上学的阶段只有当事物之间的差别足够大时,或者事物的变化足够大时,才会用不同的概念代表不同的事物、新的概念代表新的事物这唯一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难题。至于事物间的那些还没有足够大的差异和事物的那些还没有足够大的变化,抽象思维方法在形而上学的阶段完全无能为力,只能一概忽略不计。

  当抽象思维方法到了辨证法的阶段时,应对事物间的差异性和事物的变化性,不仅仅会在差异巨大时或变化巨大时用不同的概念去代表不同的事物(象抽象思维方法在形而上学的阶段所做的那样),而且会在事物间的差异或事物的变化还没有足够大时,用概念内涵的数量属性去描述这些差异和变化,并用概念内涵的数量属性作为对概念本身的补充和修正,从而在必须程度上减少了抽象思维方法用概念代表现实事物和用概念间的关系代表现实事物之间的实际联系所引起的误差和偏离。

  人们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方法来构成概念并确定概念与概念之间演绎的关系、概念外延的数量属性关系、概念内涵的数量属性关系。有些概念有较精确的数量属性,有些概念有较模糊的数量属性。这样的一套透过概念和概念间的关系来考察事物和把握事物变化规律的思维方法就是抽象思维方法。

  与抽象思维的定义密切相关的是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定义。

  分析是指用思维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分别加以考察从而便于构成各个概念或便于确定概念间的关系的方法。

  归纳是指思维找出多个特殊性的具体事物的共同性的方法。

  综合是指思维把事物的各个部分用构成的各个概念分别代表,构成原先的整体事物的概念或确定这些各个部分的概念的关系的思维过程。

  演绎是指思维从事物的一般性回到到事物的具体的个别性的方法。

  抽象思维方法本身随着人类礼貌的进化也在不断演化。从大类看,抽象思维方法分为抽象思维的形而上学方法和抽象思维的辨证方法。抽象思维的这两种具体形式不象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是对立的和没有共同基础的。实际上,抽象思维的辨证方法是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形而上学方法之上的,在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方法来构成概念并确定概念与概念之间演绎的关系、概念外延的数量属性关系这些资料上,抽象思维的辨证方法和抽象思维的形而上学方法完全一样;只是应对发展和变化着的世界,为了提高思维的精确度从而减少思维对现实的偏差,抽象思维的辨证方法才增加了对概念内涵的数量属性关系的考察。能够说,抽象思维的辨证方法是对抽象思维的形而上学方法的补充和提高。

  抽象思维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决定、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属于理性认识阶段。

  人的现实的思维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交织在一齐的混杂状况,由于形象思维的干扰,如果你不去有意识地和刻意地追求一个相对完整的抽象思维过程,你的思维就必然是断断续续和凌乱的,你的决策或决定就只能是盲目的和没有依据的,你的行为带来不利结果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在过去,人类行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力是极其有限的,允许试错的空间很大,而在现代社会,人类行为改变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自身的作用力已十分巨大,有些错误行为导致的有害结果甚至是不可逆转的。盲目的决策或决定所引导的行为,其危害性可能比不行为还要大。

  因此,不管你过去是多么地近乎本能的习惯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互干扰的混合状态,你此刻在一些相对重要得问题上务必强迫自己进行一个完整的抽象思维过程。这种要求在社会科学领域尤其迫切。透过第四讲的学习你将了解,抽象思维本身已不是尽善尽美的思维方法,它和现实的本来面目已存在距离,在社会科学领域比比皆是的逻辑混乱的做法,更让以抽象思维为基础的“社会科学”远离了科学范畴。

  研究客体的能动性和社会性导致的复杂加大了社会科学的抽象思维的困难,但社会科学的抽象思维的低水平主要还是因为人们忘了严密的抽象思维都有哪些要求。

  怎样做才是一个完整和准确的抽象思维过程?在即将详细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和读者可能会达成一个共识,正确的和具有实用性的答案就应是简洁和清晰的,否则它不但不能成为我们进行思维的利器,反而会成为我们思维的包袱。如果它有过多的新概念或新概念之间的关系混乱不堪,那它顶多只是供“饱学之士”把玩的精神玩具。读者能够用这个标准去衡量这本书和其它所有企图为人在思维方法上指点迷津的论著是否可读。

  应对你要论述的问题,应对你要决定的事物,应对你要决策的资料,完整的抽象思维过程要求你在两个方面下足功夫:一是准确界定概念,准确界定概念的内涵、外延和数量属性;二是准确决定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准确决定概念之间的演绎关系和数量属性关系。

  人们思维和认识的目的就是把握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握一些事物的变化和另一些事物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正是以此为基础人们才能预测将来的变化和引导自己的行为。

  从第二讲我们就明白,形象思维方法由于它的三个明显的局限性,不可能为人类达成认识世界的目的做多大贡献。

  抽象思维是用概念来代表现实的事物,而不是象形象思维那样用感知的图画来代表现实的事物;抽象思维是用概念间的关系来代表现实的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不是象形象思维那样用图画的变换来代表现实的事物之间的联系。这为人类超越自己的感官去认清或者更加宏观或者更加微观或者更加快速变化的世界带给了可能性。但是,如果没有抽象思维的准确性,即不能准确界定概念和概念与概念间的关系,这种可能性就无法变成现实性。因此,准确地构成概念以及概念间的关系是抽象思维方法的最基本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