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

  初中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一):

  初中英语教研组,这是一个团结和谐的群众,是一个底气十足的团队,全组成员齐心协力,不断努力,提升全组的同时,构成了我组独具特色的风格和特点。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探索有效备课,聚焦课堂,实现有效教学,最终促进教师的个人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强化观念更新,创新英语教学

  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英语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理论,更新教学观念和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贴合时代潮流的发展要求。在教学中,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努力做到"三创新"--创新课堂教学设计,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由"教"向"学"转变,真正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创新教学手段,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远程教育资源是创新外语教学的重要途径。

  二、抓好教学业务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1.团结协作,发挥群众备课组的优势

  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和前提。我们采取群众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的办法。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群众备课。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效;做到研究教学资料、学生实际、教学方法;做到统一计划、统一进度、统一教学资料;及时交换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切实反思与解决问题,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2、抓好教研组活动这个主阵地,向45分钟要质量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也是教研活动的重要环节。教研活动的主要方向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和教学质量。因此,英语课堂教学在教研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学期我们每周安排两位老师进行讲课,群众评课,每周都有详细的活动安排,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状况,提炼共性问题进行研讨,进一步明确了对策推荐,使广大英语教师对一些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为了使大家能在意识上和教学方法上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

  三、开展了学生活动,进一步营造了良好氛围

  根据各年级段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实际状况,以备课组为单位,由备课组组长负责,组织多样的学生竞赛活动,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了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更关注英语的学习,甚至热爱英语,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总之,外语组教师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深深明白,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以及学校其他学科老师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取得的。我们还明白,他们的工作还有很多需要提高改善的地方,例如:如何提高学生的用心性如何缩小两极分化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决心再接再厉,努力工作,争取更大的飞跃。

  初中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二):

  初中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即将结束,在市教研室和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每一位英语教师的努力下,坚持以人为本,倡导创新精神。加强教学管理,优化课堂教学。总结本学期外语教研组的工作,我们一向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并取得了必须的成绩。但也有一些值得思考的、改善的地方,现总结如下:

  一.强化观念更新,创新英语教学

  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英语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理论,更新教

  学观念和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贴合时代潮流的发展要求。在教学中,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努力做到"三创新"--创新课堂教学设计,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由"教"向"学"转变,真正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创新教学手段,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远程教育资源是创新外语教学的重要途径。

  二、抓好教学业务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1.团结协作,发挥群众备课组的优势

  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和前提。我们采取群众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的办法。备课做到三定(定时间、定资料、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统一教学目的的、统一重点、统一作业资料、统一教学进度)。群众备课主要以各年级备课组为单位,由各个备课组长负责,每周二

  第八节课为群众备课时间。每次备课由1名教师选定一个单元并主讲,明确本单元教学资料的重点、难点、疑点,基本习题,参考教法等。然后,同年级备课组教师进行讨论,最后达成共识,之后构成文字形式的教案。充分发挥备课组的力量,做到了教学资源共享。

  2、抓好教研组活动这个主阵地,向45分钟要质量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也是教研活动的重要环节。教研活动的主要方向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和教学质量。因此,英语课堂教学在教研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学期我们每周四下午第八节课定为组教研活动。每周都有详细的活动安排,本学期共按排了六位教师的公开课和两位教师的师范课,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状况,提炼共性问题进行研讨,进一步明确了对策推荐,使广大英语教师对一些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为了使大家能在意识上和教学方法上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在11月份,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到银川十中去听课学习,大家一向反映十分好,在那里不光学到了同仁们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更重要的是看到了教研组科学的管理方法,为我们今后的工作起了必须的指导作用。

  3.认真落实“结对子”活动

  针对英语教研组目前的现状,结合学校的教研活动,在教研组内部广泛开展了“结对助教”活动,由优秀教师指导年轻教师的教学,互相听课、评课,分阶段总结,开展了优秀教师的“示范课”,青年教师的“汇报课”活动。青年教师陆艳茹,纳明君,王云霞在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在指导老师的帮忙下,所上的汇报课受到了大家的好评,新老教师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三、努力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外活动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有利于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各种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课外活动,可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兴趣。本学期根据教研组的活动安排,根据不同年级掌握的知识水平,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初一年级的手抄报,初二的综合知识比赛,初三的阅读竞赛都圆满的结束了,各个年级在老师的认真辅导下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四、大力提倡搞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我校的特点,多数教师都能用心地进行大胆英语教学研究,主动地申报研究课题,平时多观察、多思考,能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其它问题总结归纳并用文字表达出来。联系实际用心撰写外语教育教学论文,教学反思和教学设计。部分教师所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教学反思和教学设计还获得了区级奖。

  不会学习的人将是21世纪的新文盲。学习方式的改革是我组所做的核心工作之一。我校英语组力求在教学研讨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方法的过程。新课程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教师要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因此,我们英语组努力倡导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往互动、合作交流中,情感交融中健全学生人格,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总之,一学期以来,外语组教师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必须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深深明白,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以及学校其他学科老师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取得的。我们还明白,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需要提高改善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决心再接再厉,努力工作,为把学校英语教学各方面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层次而奋斗。

  初中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三):

  初中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

  初中英语教研组,这是一个团结和谐的群众,是一个底气十足的团队,全组成员齐心协力,不断努力,提升全组的同时,构成了我组独具特色的风格和特点。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探索有效备课,聚焦课堂,实现有效教学,最终促进教师的个人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强化观念更新,创新英语教学

  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英语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理论,更新教学观念和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贴合时代潮流的发展要求。在教学中,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努力做到"三创新"--创新课堂教学设计,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由"教"向"学"转变,真正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创新教学手段,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远程教育资源是创新外语教学的重要途径。

  二、抓好教学业务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1.团结协作,发挥群众备课组的优势

  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和前提。我们采取群众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的办法。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群众备课。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效;做到研究教学资料、学生实际、教学方法;做到统一计划、统一进度、统一教学资料;及时交换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切实反思与解决问题,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2、抓好教研组活动这个主阵地,向45分钟要质量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也是教研活动的重要环节。教研活动的主要方向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和教学质量。因此,英语课堂教学在教研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学期我们每周安排两位老师进行讲课,群众评课,每周都有详细的活动安排,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状况,提炼共性问题进行研讨,进一步明确了对策推荐,使广大英语教师对一些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为了使大家能在意识上和教学方法上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

  三、开展了学生活动,进一步营造了良好氛围

  根据各年级段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实际状况,以备课组为单位,由备课组组长负责,组织多样的学生竞赛活动,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了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更关注英语的学习,甚至热爱英语,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总之,外语组教师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深深明白,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以及学校其他学科老师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取得的。我们还明白,他们的工作还有很多需要提高改善的地方,例如:如何提高学生的用心性?如何缩小两极分化?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决心再接再厉,努力工作,争取更大的飞跃

  初中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四):

  本学期即将结束,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每一位英语教师的努力下,坚持以人为本,倡导创新精神。加强教学管理,优化课堂教学。纵观本学期英语教研组的工作,我们一向作了多方面的努力,并取得了必须的成绩。但也有一些值得思考和改善的地方,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1、本学期要重点学习《基础教育代写论文课程改革纲要》、《英语课程标准》和《英语课程标准解读》等有关课程改革的材料。学习课程改革专著《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明确英语课程在基础教育代写论文阶段的四个基本任务,个性是代写论文要认真学习和理解课程标准中的"六个基本理念",并用这些理念来指导平时的课堂教学,

  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加快信息技术学习进程。针对本组教师年轻化的特点,组织本教研组全体英语教师学好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能熟练运用基本信息技术,从而推动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组织有关教师运用现代教学理论设计多媒体教学

  辅助课件,组织多媒体教学观摩活动等。

  3、组织本教研组教师撰写论文。全体英语教师要透过理论学习,不断反

  思、探索,并联系实际用心撰写英语教育代写论文教学论文。

  二、狠抓教学常规落实,深化教育代写论文教学改革。

  1、进一步抓好"教学常规"的学习和实施工作,组织本教研组年轻教师学习常规,学习校内外先进典型,加强检查督促,使学习常规,实施常规成为全

  体教师的自觉行动。

  2、加强群众备课。群众备课是代写论文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代写论文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为此,我校教研组要用心

  组织群众备课,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效。备课做到三定(定时间、定资料、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统一教学目的、统一重点、统一作业资料、统一教学进度)。群众备课主要以各年级备课组为单位,由各个备课组长负责,每周四第二节课为群众备课时间。每次备课由1名教师选定一个单元并主讲,明确本单元教学资料的重点、难点、疑点,基本习题,参考教法等。然后,同年级备课组教师进行讨论,最后达成共识,之后构成文字形式的教案。充分发挥备课组的力量,做到了教学资源共享。

  3、抓好教研组建设。教研组要在落实常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做好常规落实的检查、督促工作;要定期组织教学研究代写论文活动,围绕相应的研究代写论文专题,组织相应的公开课、研究代写论文课、示范课,透过研讨、观摩、评议等形式,使英语

  教研组全体英语教师共同提高,人人受益。

  三、加强初三班工作的研究代写论文,提高毕业班教学效率。

  组织初三英语教师认真学习《课标》和《中考说明》,扎扎实实教好第一遍,要在基础知识到位的同时,抓好听、说、读、写综合潜力的培养,个性要

  重视学生口语表达、阅读潜力和写作潜力的训练。

  四、其他工作

  1、精心组织,认真辅导,组织初一学生参加全市中学生英语口语竞赛,并

  且获得一等奖。

  2、组织初一、初二学生的各种技能(默写、写作及口语)的校内竞赛活动。

  3、合理安排和组织初三学生进行人机对话口语模拟考试。

  初中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五):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英语教研组作为学校的基层组织,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这使我们对自身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认识和定位,为此我们组提出了这样一个工作总要求,即:“以用心进取的精神状态,自觉学习新课程,掌握新理念,研究新状况,解决新问题,开拓进取,求实创新”。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重点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学习,转变观念,落实“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

  在当今信息社会中,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推陈出新,如不及时学习就会处于被动的局面,因而我们教研组加强了理论学习的力度,坚持“三定”制度(定时间、定资料、定中心发言人),以个人自学和群众交流相结合的形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论》、《走进新课程》等书籍,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树立了“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促进学生发展”的新的教育理念,要穿新鞋走新路,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之中,避免教学的滞后性和盲目性。

  同时我们组也鼓励教师多上网学习,收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坚持每学期做好学习笔记,促进了教师理论素养的提高。

  二、落实常规,目标明确,努力建立教研组特色

  在教研组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我们组确立了“全员管理”的理念,构成了全员参与、全组动手的工作氛围,构建了教研组长、英语教师、学生一体化的管理网络,在学校管理的大背景下,立足教研组自身,加强过程管理,严格落实各项常规工作,努力建立教研组特色。

  首先,我们从常规教学入手,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严格执行过程化管理。在开学初,我们组每人都制定了“八个一”的计划,即一节课、一个研究专题、一份教学案例、一本读书笔记、一份说课案例、一本听课笔记、一份教学设计、一个教学课件。同时,我们还定期组织教师群众备课,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力求在备课上体现创新;

  其次,我们将每一节公开课都当作市级竞赛课来上,先在教研组共同讨论教学设计,在多次试上、修改后才以公开课的形式对家长和领导开放;

  再次,我们注重课后的反思和总结。在每上完一节新授课后,总会在一齐讨论“我这节课是怎样上的,有什么地方觉得不够到位”,用心的向其他教师请教,把好的教学推荐以教学后记、教学反思的形式记录下来。“讨论——学习——讨论——反思、总结”构成了我们英语组独特的风景线。

  三、教学教研,相得益彰,快速提高教科研潜力

  向科研要效益,向科研要质量,我们在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用心投身于教育科研的活动中来,这是我们组教科研工作的重点和目标所在。

  1、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成长。

  我们组的每位教师都参加了国家级课题研究,并围绕课题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计划,在课堂教学中实践和探索。对于在课题研究中出现的困惑,我们及时向专家和领导请教,更注重对实验过程中研究数据和资料的积累和收集,为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带给了良好的素材。

  2、教研相长,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教科研的主阵地是在课堂,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努力做到在教中研,研中教,教研相长。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倡导任务型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实物、图片、手势、直观教具和表演等方法,运用电教媒体等多种手段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交际情景,引导学生理解、模仿和运用语言,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潜力,这在我们组每个成员的研究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3、以教育叙事为依托,提高科研水平。

  每位教师都能用心认真撰写教育故事,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促进了老师们科研水平的提高。

  4、注重资料积累,资料管理到位。

  自开展评价课题实验以来,每位教师用心投身到实验之中,为实验收集和积累各种资料,如:学生的档案袋,学生的作品,学生的自评表,与课题有关的其他资料等。

  四、团结协作,争优创先,实现全员共同成长

  教研组是一个团队,一个团队要有凝聚力,就离不开一份良好的团队精神。为此,我们一方面不断强化整个团队分工不分家的团结协作精神,另一方面又不断鼓励大家争优创先,以实现整个团队中每一位老师的成长。

  五、取得的成绩。

  在教研组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每周二、四的英语广播从未间断过;每周三的英语兴趣小组,围绕区教研室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潜力按时开展,透过一学期的训练,兴趣小组成员都有自己的特长展示,比如:英语歌曲、演讲等,用心参加县组织的英语才艺展等;有三位老师在县英语教师博客评选中获得三等奖,一位老师执教的新课标达标课受到领导的好评;教师们用心参与网上备课;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每位老师所上的课得到家长的高度评价;老师们撰写的教育叙事多次被评为优秀,本学期还有多篇文章在市级以上报刊上发表。

  当然,我们毕竟是个年轻的群众,在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努力。我们坚信,昨日的成绩不只是一个终点,更是一个起点,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们英语组也必将再接再厉,兢兢业业,在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不断地开拓创新,努力去争取更加优异的成绩。

  初中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六):

  我们教研组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构成。

  一、见贤思齐,爱岗敬业

  在我组英语教师队伍中,以老中青结合,几乎都了兼任班主任、年级组长以及学校的重要职务。工作繁忙,任务艰巨,但全组教师以学校大局为重,以校为己任,克服困难,用心进取,发扬了无私奉献的精神,高质高效地完成了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多年来,我们教研组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构成。全体老师敬业爱岗、博爱学生、教育得法,以高尚的师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家长和社会的认可,从而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近几年教学成绩一向在本镇及区内乡镇学校的前列。

  二、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为了提高全组教师的素质,教研组组织教师学习了素质教育和英语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文章。我组利用隔周三的教研组会、备课组会的时间认真学习了学校为外语组订的《中小学外语学习》等报刊以及转达区市教研室的有关精神。还一齐学习研究《英语教学大纲》以及《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初中各个年级的英语教学目的、任务以及要求,从宏观上把握各个年级的知识脉络透过学习,丰富了教师的英语知识,对于新的中学英语教育教学理念如"任务型教学模式"有了更深了解,提高了各位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从而也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

  三、用心参加和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我们每学期初教研活动有计划,学期末教研活动有总结。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坚持开展听、评、说课活动。并以备课组为中心,用心推进教学改革。各年级备课组在常规教学中集思广益、精心备课、助帮忙学,使常规教学开展得有条有理,步步推进。教师之间分工协作、团结互助、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各备课组能不折不扣地完成教研组安排的任务,同时建立自己的特色。且把这个活动做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

  每学期开展单元说课,也就是说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说教材的前后联系,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说本单元学生应掌握的。我组教师十分重视听评课活动,听课前认真备课,设计教案,互相切磋,听课后认真评课,如教学资料安排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贴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反思。我们常常回反思这样的问题:如这堂课是否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引导是否激发了学生潜在的能动性等等。在实际中我们不断提高。

  同时,我们尤其注重青年教师教学规范的培养,用心鼓励他们参加教学实践活动,不仅仅使年轻教师能更快地成长,而且也使老教师看到或者是寻找到了新的灵感和激情。年轻教师虚心请教,不耻下问,老教师毫无保留,兢兢业业。本学期我们推出的两名新教师王瑜、俞娜开设区级公开课,取得成功。

  另外,我们用心开展校本专题研究,使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透过研究来解决实际问题。如:根据新教材的特点,现行的牛津英语教材,词汇多,语法分散,开展了具有我校特色的"英语语言知识点系列"梳理活动,即对各年级段教材的语言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的过程。本次活动面广量大,但透过各年级教师的群策群力,备课组长的统筹安排,教研组室的统一协调,在本学年内如期完成。从而,为切实提高我校英语教学的整体水平打下扎实的基础。

  初中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七):

  一学期来,英语教研组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学校教导处支持下,以新课程改革为指导思想,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深化课堂教学为重点,努力拼搏,开拓进取,用心开展教学理论学习和课堂教育教学改革,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学习新的教学大纲,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英语教研活动,充分调动每位教师的用心性,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努力提高英语教学成绩,关注每个学生,努力实现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的目标。现就本组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状况

  英语教研组有教师10人,女教师5人。其中,一级教师2人,二级教师6人;三级教师2人;参加甘肃省农村英语骨干教师培训3人。多人次在国家级、省区级刊物发表论文。姚乾文《温故知新有的放矢-中考复习策略点滴》发表于国家级刊物《中学课程资源》2012年第8期;《心会和爱一齐走》发表于区级刊物《凉州教育简报》2013年第5期;李平《如何有效提高农村初中生英语听力水平》发表于国家级刊物《中学课程资源》2012年第5期;史志凤《浅谈参与式学法与英语教学》发表于省级刊物《中学教育科研》2011年第3期,《浅议探究式教学法与物理课堂》发表于省级刊物《中学教育科研》2012年第5期;李花《如何建立班级物质文化》发表于区级刊物《凉州教育》2012年第1期;

  二、指导思想

  这学期我组在学校教导处的直接领导下,根据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潜力为主导,狠抓常规管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新课程教育,用心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探索高效课堂、有效教学的模式。多渠道加强师资培训,加大科研力度,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三、所做主要工作及措施

  1、加强学习,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学水平。

  我们深知,作为一个现代教师,不仅仅要具有必须的真才实学,更要时时刻刻恪守职业操守,因为这是作为一个现代教师最为根本的要求。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能认真贯切《中小学教学职业道德规范》,自觉履行《教师公约》,坚持依法教学,能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以身作则。冰心有一段话曾激励过无数的人为这个世界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地奉献自己:“爱在左,职责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莘莘学子,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

  我组教师不仅仅从爱岗敬业的情感到乐业、勤业、敬业的实践,更是从自己的言传身教到自我修炼,寻求自我发展。苏霍姆斯基曾说过:“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一桶水。”我们明白,我们已步入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教育环境的改善,多种媒体的介入,一个班学生的信息量远远超过一名教师。因此教师务必是个终身的学习者。我们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用心参加各类进修,高层次学历培训等。我们身在农村,外出学习的机会很少,但我们千方百计地为自己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学校带给的网络资源,寻求学习深造的机会。

  2、严格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常规,是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以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和学校担负的任务,为使学校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而建立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制度,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所以我们每学期的教学常规检查至少四次,并把检查结果和考核等挂钩。

  我们每一个年级都进行深入交流,做到资源共享;批试卷采用流水的方法等。每一个教师都认真备好课,对教学资料,学生及课堂安排了如指掌的状况下再走进教室,课后有反思。我们在年级当中还有侧重点。七年级教学要体现课改思想,教学要突出一个“严”字,更切实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低起点,稳步走,严要求,多指导”的原则,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八年级教学要突出一个“活”字,在抓基础的同时,本着“教学资料要活,教学方法要活,信息渠道要活”的原则,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九年级教学要突出一个“新”字,坚持“资料新,情景新,思路新,方法新”的原则,并在中考复习过程中做到新中有严,严中有紧。正因为课前准备充分,课堂效率较高,我们组教师基本上没有随意补课甚至无故缺课的现象。

  我们虚心求教、取长补短,组里成员之间互相听课每学年都在16节以上,而且课后,我们还开展评课活动,学习其它老师优秀的地方,指出不足之处,并记录。每位老师所带班级的成绩较上学期都有提高,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得到了家长和本校教师的一致认同。

  教师作业批改状况也要不定期的检查,并结合学生座谈会所了解的状况给各位老师打分,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我们要求组里每一个成员都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的批改,做到作业有布置,就有批改,就有反馈。我们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思考学生的理解潜力,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状况下,有针对性的分层次布置学生作业,并及时的收交和批改。因为作业批改是教师获取教学信息的重要渠道,透过作业批改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能够指导自己适时合理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等。我组教师不管自己教几个班级,都完成作业批改任务,在批改作业时注明批阅时间,批改时尽量用一些激励,赏识鼓励的评语等。

  3、以教研为切口,提高教师的教研潜力。

  作为一个合格教师,不仅仅要做一个好的教书匠,而且更要做一个学者型的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求老师努力钻研,学习各种教辅资料和教育资料,有摘录,而且每学年我们都要求组里每一位教师都务必写两篇以上的教育教学论文或反思,并跟评优评先考核挂钩。

  我们每学期的教研计划都经过全组教师的郑重讨论,确定全组教师认可的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在本组的教研计划订好后,各个教师又根据自身状况,制定了自己的教学教研计划。我组不仅仅每学期都订有教研计划,教师有教学计划,而且期中、期末还有总结,并定期检查。教研活动更是坚持不懈地搞,每一次教研活动都充分准备,讲究实效,不摆空架子。

  另外,我们还加强同兄弟学校教研组的联系,以及和本校其它学科教研组横向联系,并用心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科研交流活动,外出学习交流后,要在组内汇报、介绍和讨论。。

  4、立足根本狠抓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我们深刻认识到教学质量的好坏与学校生存关系的重要性。这种认识不仅仅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更是把这种认识付诸于行动中。我们认真研究英语教学,中考动向和考纲,在狠抓基础落实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潜力和技巧。我们巩固起始年级的习惯养成教育,强化毕业班复习辅导工作。本学期教学任务繁重,压力巨大。针对我校英语教学的实际状况与教学现状,我组共同商讨制定了以改变课堂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为出发点的工作思路、以注重课堂教学精彩片断设计为重点,提出了加强和培养青年教师的实际工作和教学潜力,加强毕业班复习工作为具体工作目标。继续落实学生养成教育,巩固上学期学生习惯养成的成果。初三年级的任课老师在复习过程中善于动脑,能够按照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布置相应的习题,以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愿望。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删繁就简,化零为整,把近年来中考常考必考的要点进行归纳分类,然后进行超多的训练,要求学生简单的题目务必做,稍难的题目努力做,更难的题目试着做。指导学生熟练掌握各种题型的应试技巧。透过英语组广大教师的努力,我校英语教学成绩在稳步提高。大部分学生平时努力学习,英语基础知识扎实,对英语学习有着强烈兴趣,并且在每学期的期

  末测试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近两年的《市区中学生英语演讲竞赛》中,我校学生成绩也不俗。

  5、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了让学生能够科学的安排学习计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有效的控制学生学习中的不利因素,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主要做两项工作,a预习:我们引导学生提前预习,透过预习,做好课堂的知识准备,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让学生带着思考进入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简单解决预习中存在的疑问。b自习:明确学习任务(老师提前布置给科代表,再由科代表传达给学生)。学生要养成“大声地读,用心地记,细心地领会”的读书习惯,调动学生的读书用心性,消除早读打磕睡、聊天、东张西望等不良现象,其它自习则要在老师的提醒和要求下,用心认真的完成学习任务,并养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其它,如课前准备、课堂听讲、作业、复习考试和考后总结,我们都要明确要求。

  6、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我们重视“两个关注”:关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强调课堂效益,强调教学计划中预设目标的达成度,探索高效益,低成本的高效课堂。优化课堂教学、创新课堂教学一向是我们教育教学的一个重点。我们学习“诱思探究”的教学理论,树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的教学新理念,大胆尝试“诱一探一点一练一培”的探究型开放式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策略、创新教学资料、创新教学组织、创新教学方法、创新作业练习等,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诱导作用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自主学习,到达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四、存在问题

  当然,与其他教研组相比起来,我们还有很多不足和困惑。如1.我组青年教师较多,教学上虽能独当一面,但都还不够成熟,教学经验还有待丰富,教学潜力还有待提升。2.农村初中起始阶段英语教学的问题;3.愉快的英语课堂教学和考试成绩脱节的问题。4.教研时间和教研经费的问题。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教师比做“红烛”、“春蚕”,然而,新时代教师不就应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的悲凉形象,教师也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的生命在于创造,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力的构成。课堂教学对于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才有真正的活力。我们在付出艰辛劳动的同时,也在收获,而且是巨大的收获。因为我们能体验到双倍的幸福;向学生所付出的用心情感不仅仅使学生体现到快乐,而且学生给予的回报也让老师自己感受着绵延的快乐;不仅仅在教学活动中享受着学生进步带来的幸福,而且在职业活动中感受着自我发展带来的幸福。我们辛苦地工作着,但我们更快乐着。

  初中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八):

  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英语教研组作为学校的基层组织,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这使我们对自身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认识和定位,为此我们组提出了这样一个工作总要求,即:“以用心进取的精神状态,自觉学习新课程,掌握新理念,研究新状况,解决新问题,开拓进取,求实创新”。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重点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学习,转变观念,落实“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

  在当今信息社会中,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推陈出新,如不及时学习就会处于被动的局面,因而我们教研组加强了理论学习的力度,坚持“三定”制度(定时间、定资料、定中心发言人),以个人自学和群众交流相结合的形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论》、《走进新课程》等书籍,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树立了“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促进学生发展”的新的教育理念,要穿新鞋走新路,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之中,避免教学的滞后性和盲目性。

  同时我们组也鼓励教师多上网学习,收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坚持每学期做好学习笔记,促进了教师理论素养的提高。

  二、落实常规,目标明确,努力建立教研组特色

  在教研组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我们组确立了“全员管理”的理念,构成了全员参与、全组动手的工作氛围,构建了教研组长、英语教师、学生一体化的管理网络,在学校管理的大背景下,立足教研组自身,加强过程管理,严格落实各项常规工作,努力建立教研组特色。

  首先,我们从常规教学入手,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严格执行过程化管理。在开学初,我们组每人都制定了“八个一”的计划,即一节课、一个研究专题、一份教学案例、一本读书笔记、一份说课案例、一本听课笔记、一份教学设计、一个教学课件。同时,我们还定期组织教师群众备课,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力求在备课上体现创新;

  其次,我们将每一节公开课都当作市级竞赛课来上,先在教研组共同讨论教学设计,在多次试上、修改后才以公开课的形式对家长和领导开放;

  再次,我们注重课后的反思和总结。在每上完一节新授课后,总会在一齐讨论“我这节课是怎样上的,有什么地方觉得不够到位”,用心的向其他教师请教,把好的教学推荐以教学后记、教学反思的形式记录下来。“讨论――学习――讨论――反思、总结”构成了我们英语组独特的风景线。

  三、教学教研,相得益彰,快速提高教科研潜力A

  向科研要效益,向科研要质量,我们在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用心投身于教育科研的活动中来,这是我们组教科研工作的重点和目标所在。

  1、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成长。

  我们组的每位教师都参加了国家级课题研究,并围绕课题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计划,在课堂教学中实践和探索。对于在课题研究中出现的困惑,我们及时向专家和领导请教,更注重对实验过程中研究数据和资料的积累和收集,为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带给了良好的素材。

  2、教研相长,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教科研的主阵地是在课堂,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努力做到在教中研,研中教,教研相长。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倡导任务型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实物、图片、手势、直观教具和表演等方法,运用电教媒体等多种手段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交际情景,引导学生理解、模仿和运用语言,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潜力,这在我们组每个成员的研究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3、以教育叙事为依托,提高科研水平。

  每位教师都能用心认真撰写教育故事,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促进了老师们科研水平的提高。

  4、注重资料积累,资料管理到位。

  自开展评价课题实验以来,每位教师用心投身到实验之中,为实验收集和积累各种资料,如:学生的档案袋,学生的作品,学生的自评表,与课题有关的其他资料等。

  四、团结协作,争优创先,实现全员共同成长

  教研组是一个团队,一个团队要有凝聚力,就离不开一份良好的团队精神。为此,我们一方面不断强化整个团队分工不分家的团结协作精神,另一方面又不断鼓励大家争优创先,以实现整个团队中每一位老师的成长。

  五、取得的成绩。

  在教研组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每周二、四的英语广播从未间断过;每周三的英语兴趣小组,围绕区教研室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潜力按时开展,透过一学期的训练,兴趣小组成员都有自己的特长展示,比如:英语歌曲、演讲、课本剧、快板等;有两位老师在区首届英语教师演讲比赛获得一等奖,另两位老师执教的新课标达标课受到领导的好评;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每位老师所上的课得到家长的高度评价;老师们撰写的教育叙事多次被评为优秀,本学期还有多篇文章在市级以上报刊上发表。

  当然,我们毕竟是个年轻的群众,在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努力。我们坚信,昨日的成绩不只是一个终点,更是一个起点,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们英语组也必将再接再厉,兢兢业业,在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不断地开拓创新,努力去争取更加优异的成绩。

  初中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九):

  一学期来,英语教研组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学校教导处支持下,以新课程改革为指导思想,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深化课堂教学为重点,努力拼搏,开拓进取,用心开展教学理论学习和课堂教育教学改革,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学习新的教学大纲,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英语教研活动,充分调动每位教师的用心性,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努力提高英语教学成绩,关注每个学生,努力实现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的目标。现就本组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状况

  英语教研组有教师10人,女教师5人。其中,一级教师2人,二级教师6人;三级教师2人;参加甘肃省农村英语骨干教师培训3人。多人次在国家级、省区级刊物发表论文。姚乾文《温故知新有的放矢-中考复习策略点滴》发表于国家级刊物《中学课程资源》2012年第8期;《心会和爱一齐走》发表于区级刊物《凉州教育简报》2013年第5期;李平《如何有效提高农村初中生英语听力水平》发表于国家级刊物《中学课程资源》2012年第5期;史志凤《浅谈参与式学法与英语教学》发表于省级刊物《中学教育科研》2011年第3期,《浅议探究式教学法与物理课堂》发表于省级刊物《中学教育科研》2012年第5期;李花《如何建立班级物质文化》发表于区级刊物《凉州教育》2012年第1期;

  二、指导思想

  这学期我组在学校教导处的直接领导下,根据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潜力为主导,狠抓常规管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新课程教育,用心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探索高效课堂、有效教学的模式。多渠道加强师资培训,加大科研力度,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三、所做主要工作及措施

  1、加强学习,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学水平。

  我们深知,作为一个现代教师,不仅仅要具有必须的真才实学,更要时时刻刻恪守职业操守,因为这是作为一个现代教师最为根本的要求。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能认真贯切《中小学教学职业道德规范》,自觉履行《教师公约》,坚持依法教学,能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以身作则。冰心有一段话曾激励过无数的人为这个世界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地奉献自己:“爱在左,职责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莘莘学子,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

  我组教师不仅仅从爱岗敬业的情感到乐业、勤业、敬业的实践,更是从自己的言传身教到自我修炼,寻求自我发展。苏霍姆斯基曾说过:“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一桶水。”我们明白,我们已步入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教育环境的改善,多种媒体的介入,一个班学生的信息量远远超过一名教师。因此教师务必是个终身的学习者。我们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用心参加各类进修,高层次学历培训等。我们身在农村,外出学习的机会很少,但我们千方百计地为自己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学校带给的网络资源,寻求学习深造的机会。

  2、严格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常规,是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以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和学校担负的任务,为使学校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而建立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制度,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所以我们每学期的教学常规检查至少四次,并把检查结果和考核等挂钩。

  我们每一个年级都进行深入交流,做到资源共享;批试卷采用流水的方法等。每一个教师都认真备好课,对教学资料,学生及课堂安排了如指掌的状况下再走进教室,课后有反思。我们在年级当中还有侧重点。七年级教学要体现课改思想,教学要突出一个“严”字,更切实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低起点,稳步走,严要求,多指导”的原则,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八年级教学要突出一个“活”字,在抓基础的同时,本着“教学资料要活,教学方法要活,信息渠道要活”的原则,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九年级教学要突出一个“新”字,坚持“资料新,情景新,思路新,方法新”的原则,并在中考复习过程中做到新中有严,严中有紧。正因为课前准备充分,课堂效率较高,我们组教师基本上没有随意补课甚至无故缺课的现象。

  我们虚心求教、取长补短,组里成员之间互相听课每学年都在16节以上,而且课后,我们还开展评课活动,学习其它老师优秀的地方,指出不足之处,并记录。每位老师所带班级的成绩较上学期都有提高,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得到了家长和本校教师的一致认同。

  教师作业批改状况也要不定期的检查,并结合学生座谈会所了解的状况给各位老师打分,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我们要求组里每一个成员都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的批改,做到作业有布置,就有批改,就有反馈。我们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思考学生的理解潜力,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状况下,有针对性的分层次布置学生作业,并及时的收交和批改。因为作业批改是教师获取教学信息的重要渠道,透过作业批改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能够指导自己适时合理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等。我组教师不管自己教几个班级,都完成作业批改任务,在批改作业时注明批阅时间,批改时尽量用一些激励,赏识鼓励的评语等。

  3、以教研为切口,提高教师的教研潜力。

  作为一个合格教师,不仅仅要做一个好的教书匠,而且更要做一个学者型的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求老师努力钻研,学习各种教辅资料和教育资料,有摘录,而且每学年我们都要求组里每一位教师都务必写两篇以上的教育教学论文或反思,并跟评优评先考核挂钩。

  我们每学期的教研计划都经过全组教师的郑重讨论,确定全组教师认可的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在本组的教研计划订好后,各个教师又根据自身状况,制定了自己的教学教研计划。我组不仅仅每学期都订有教研计划,教师有教学计划,而且期中、期末还有总结,并定期检查。教研活动更是坚持不懈地搞,每一次教研活动都充分准备,讲究实效,不摆空架子。

  另外,我们还加强同兄弟学校教研组的联系,以及和本校其它学科教研组横向联系,并用心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科研交流活动,外出学习交流后,要在组内汇报、介绍和讨论。。

  4、立足根本狠抓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我们深刻认识到教学质量的好坏与学校生存关系的重要性。这种认识不仅仅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更是把这种认识付诸于行动中。我们认真研究英语教学,中考动向和考纲,在狠抓基础落实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潜力和技巧。我们巩固起始年级的习惯养成教育,强化毕业班复习辅导工作。本学期教学任务繁重,压力巨大。针对我校英语教学的实际状况与教学现状,我组共同商讨制定了以改变课堂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为出发点的工作思路、以注重课堂教学精彩片断设计为重点,提出了加强和培养青年教师的实际工作和教学潜力,加强毕业班复习工作为具体工作目标。继续落实学生养成教育,巩固上学期学生习惯养成的成果。初三年级的任课老师在复习过程中善于动脑,能够按照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布置相应的习题,以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愿望。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删繁就简,化零为整,把近年来中考常考必考的要点进行归纳分类,然后进行超多的训练,要求学生简单的题目务必做,稍难的题目努力做,更难的题目试着做。指导学生熟练掌握各种题型的应试技巧。透过英语组广大教师的努力,我校英语教学成绩在稳步提高。大部分学生平时努力学习,英语基础知识扎实,对英语学习有着强烈兴趣,并且在每学期的期

  末测试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近两年的中,我校学生成绩也不俗。

  5、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了让学生能够科学的安排学习计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有效的控制学生学习中的不利因素,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主要做两项工作,a预习:我们引导学生提前预习,透过预习,做好课堂的知识准备,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让学生带着思考进入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简单解决预习中存在的疑问。b自习:明确学习任务(老师提前布置给科代表,再由科代表传达给学生)。学生要养成“大声地读,用心地记,细心地领会”的读书习惯,调动学生的读书用心性,消除早读打磕睡、聊天、东张西望等不良现象,其它自习则要在老师的提醒和要求下,用心认真的完成学习任务,并养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其它,如课前准备、课堂听讲、作业、复习考试和考后总结,我们都要明确要求。

  6、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我们重视“两个关注”:关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强调课堂效益,强调教学计划中预设目标的达成度,探索高效益,低成本的高效课堂。优化课堂教学、创新课堂教学一向是我们教育教学的一个重点。我们学习“诱思探究”的教学理论,树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的教学新理念,大胆尝试“诱一探一点一练一培”的探究型开放式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策略、创新教学资料、创新教学组织、创新教学方法、创新作业练习等,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诱导作用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自主学习,到达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四、存在问题

  当然,与其他教研组相比起来,我们还有很多不足和困惑。如1.我组青年教师较多,教学上虽能独当一面,但都还不够成熟,教学经验还有待丰富,教学潜力还有待提升。2.农村初中起始阶段英语教学的问题;3.愉快的英语课堂教学和考试成绩脱节的问题。4.教研时间和教研经费的问题。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教师比做“红烛”、“春蚕”,然而,新时代教师不就应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的悲凉形象,教师也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的生命在于创造,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力的构成。课堂教学对于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才有真正的活力。我们在付出艰辛劳动的同时,也在收获,而且是巨大的收获。因为我们能体验到双倍的幸福;向学生所付出的用心情感不仅仅使学生体现到快乐,而且学生给予的回报也让老师自己感受着绵延的快乐;不仅仅在教学活动中享受着学生进步带来的幸福,而且在职业活动中感受着自我发展带来的幸福。我们辛苦地工作着,但我们更快乐着。

  初中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十):

  xx中学初中外语组现有教师18人,高级教师3人,中级教师10人,拥有xx市学科带头人2人,教坛新秀1人,担任班主任工作教师14人。我组是一个团结、向上的群众,是一个富有朝气的学习团队,全组上下齐心协力,从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方面不断努力提升我组的战斗力,以适应目前日新月异的培养外语人才的社会需求,在此基础上,构成了我组独具特色的教学特点。

  一、以“群众备课”为核心,科研与教学结合,狠抓教学质量

  群众备课成教研组、备课组的最常规、最重要、最核心的工作。

  一是充分利用好间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时间,在备课时间上得到相应保障;

  二是探索群众备课的新途径,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各备课组探索多样化的备课方式;

  三是“精细教学常规,深度聚焦课堂教学”的主题教学研究,使教师们树立“关键在课堂,功夫在课前”的意识;

  四是构成了群众备课的流程,即教师通读教材,研究课标,构成全期教学概要→备课组教学任务分工→完成单元教案→教研讨论,进一步修订→印发每位教师→教师个案设计→进入教学环节,实施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再次修改教案;

  五是开展不同课例的备课研究。平时教学中遇到的任何问题,大家及时碰头讨论,组内经常开展互相听课,取长补短,集中智慧,群众攻关,我们已经整理出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初中英语教学讲稿集,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强了老师参与教学研究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组织健康搞笑的英语活动,以活动促进师生发展

  为创设英语环境,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提高英语语言潜力,我们突出外语教学特色,组织开展了以下外语活动:

  1、英语特长风采展示。我们此次活动分为三大版块:英语书法比赛、英语小报制作比赛和英语演讲比赛,这些活动强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发展,同时我们教师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2、四川省电视大奖赛选拔和辅导培训活动,此次活动融会了猜词游戏、电影英语配音,用英语讲故事等形式,这一活动的开展,掀起了学生学习英语的高潮,由于全体教师的精心辅导,我校学生多次在四川省中学生英语电视大赛中获一、二等奖。

  3、发挥英语角的作用。每周一举办的英语角倍受学生欢迎,英语角成为英语老师的好帮手,是学生们学习英语的乐园,角落虽小,却发挥出很大的作用,我们每次都有老师专门负责,协助外教设置好每周的主题资料。我们还利用外教资源,定期请外教给我们的做讲座,丰富了我们的英语背景知识以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

  三、辛勤付出,成绩显著

  我组教师素质过硬,业务扎实,工作上都能独当一面,教学风格异彩纷呈,绚丽多姿,每一位成员在英语这一方天地中奉献着热情、激情与才情。透过教师的辛勤付出,教育教学质量在市内名列前茅,平均分、优生率、及格率均为全市第一。课堂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多人次在赛课中获奖,在教学过程中我组教师不断总结、归纳,撰写了许多英语教学的论文,或在省市级论文评奖中获奖,或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

  四、反思与探索

  在进行群众备课时,对群众备课的具体要求不太明确,备出的有些课操作中不实用,没有到达研究性的目的。今后我们将围绕“群众备课”,将教学教研和课题研究充分结合,在实践中求提高,在研究中求发展。

  教研组是群众从事教学研究的组织,它是凝聚教师的群体力量,我们初中外语组在以后的工作中将更加团结,更加努力,为学校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为促进全市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我们的贡献。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

  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按照课程标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的基本精神。本节课试图把各知识点教学用一系列的活动串联起来,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实际参与动手操作、合作实践、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全身心的参与数学活动,认识分数,充分体验理解几分之一的实际好处,为后面进一步学习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节课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努力实现课堂上学生自身多种感官、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立体的多维互动这一指导思想。

  【学生分析】

  透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分数”对学生

  来讲是陌生的,但“物体或图形的一半”都是学生熟悉的。因此教师充分借助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透过动手、动脑、动口等活动,亲自经历数学知识构成的过程,如引导学生透过折一折、说一说物体或图形的一半,架起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的联系桥梁。“分数”对于学生来讲是抽象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时刻注意将分数的认识与图形的操作活动相联系,发挥动手操作在学生主动建构中用心的促进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在操作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用心实践,主动建构知识,提升学生的思维。如学生在用各种图形折一个喜欢的分数这一实践活动中,个人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提高,获得成功的经验,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习目标】

  1.透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经历几分之一的构成过程,理解体验“几分之一”的好处,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透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潜力,观察潜力和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潜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把谁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谁的几分之一。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冲突

  1.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多少?

  结合学生交流,揭示:每份分得同样多,数学上叫“平均分”。

  2.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多少?

  学生交流,自然引出“一半”。

  3.如何用数学来表示“一半”。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揭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思维始于疑问,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起点。数学教学应以使学生爱学数学、乐学数学为基本追求,所以调动学生学习的数学的用心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因此课始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不仅仅将分数产生在平均分的前提自然展现,且使学生的探究意识也孕育而生。]

  二.活动―建构

  (一)着力建构二分之一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

  (1)我们把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一半”是其中的几份?

  结合学生交流,师揭示:“一半”能够用1/2表示。

  (2)这一份是蛋糕的1/2,那一份呢?

  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

  [设计意图:平均分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教师透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是以平均分为基础的。]

  2.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1)折长方形纸的1/2

  a.学生动手折长方形纸,并给其1/2涂上颜色。

  b.学生交流各种不同的折法。

  c.深究:

  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长方形的1/2?

  [设计意图:1/2是分数认识的重点,由实物到图形并让学生动手操作,既贴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强化就平均分的理解。透过动手折1/2,说出自己的折法,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直观的体验理解了1/2的好处。]

  (2)折其它图形的1/2

  a.从刚才分的学具中选取一张自己喜欢的纸片,折一折,找出它的1/2涂上颜色。

  b.学生交流各种不同的折法.

  c.深究:

  (选取学生作品中不同的图形)这些图形的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1/2来表示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选取自己所喜欢的图形动手折它的1/2,体现了尊重学生、教学民主的思想。在此过程中又完善了1/2好处的理解。为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好处打下基础。]

  3.观察决定,拓展认识

  下列图形中、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能够用1/2表示?

  (1)学生交流,并说明决定理由。

  (2)小结:

  只有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才是它的1/2.

  [设计意图:此题围绕本课重点,有效巩固了所学认识,进一步巩固对1/2好处的理解。]

  (二)类比迁移,认识几分之一

  1.联想: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2.操作:

  学生自主动手折纸、涂色、表示出图形的几分之一。

  3.交流

  你表示出了几分之一?你是怎样表示的?

  [设计意图:在充分认识1/2的基础上,扩展对几分之一这类分数的认识和理解。]

  (三)学写分数

  1.指导书写:教师指导学生写,学生书空。

  2.看图写数:引导学生完成第93页“做一做”第1题。(看图写分数)

  [设计意图:透过此环节学生不但学会了写分数,还进一步巩固了对几分之一好处的理解。]

  三.总结质疑、完善认识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有什么问题吗?

  [设计意图:帮学生把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构成知识网络,为进一步学习分数打下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二):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资料。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潜力的培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本课重点是让学生加深理解分数的好处,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潜力和“用数学”的意识,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动手实践,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获得对分数的直观认识,也领悟到了分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本课开始就创设了一些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分苹果”,分物品是学生生活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师就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再现生活中“分苹果”的场景,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了“平均分”,为下面教学几分之一的好处作了铺垫,同时让学生懂得“我为什么要学习分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理解,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用心的促进作用。本节课,为学生创设了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境,带给了探究的材料和充分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感悟分数的含义。如:在认识几分之一时,让学生折出一张正方形的,进一步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

  本节课最突出的特点是实现了教材的重组。学生在认识几分之一后,教师并没有急着让学生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而是学习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分数的读写法。

  [教学设计]

  教学资料: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册P91-P93。

  教学目标:

  1.透过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对分数有初步的认识,培养互助、合作的意识。

  2.在想一想、分一分、看一看、说一说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潜力,动手操作潜力和表达潜力。

  3.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4.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讲述: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在生活中,你分过东西吗?看来同学们都有分东西的经历,此刻,老师想请你们帮我分分东西。请看大屏幕。

  1.(课件出示6个苹果和3个盘子)从屏幕上你明白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难能解答?你是怎样分的?我们把这种称为什么分法?

  2.(课件出示4个苹果和2个盘子)师:4个苹果平均分装在2个盘子里,每盘装几个?用击掌的方法告诉老师好不好?

  师:预备——开始生:(拍手击掌)

  3.(出示1个苹果和2个盘子)

  师:把1个苹果平均装在2个盘子里,每盘装几个?

  师:预备——开始(教师应观察学生的表情,灵活处理)

  师:怎样不拍了?

  生1:半个。

  师:用我们以前学的数能表示吗?

  生2:不能。

  师:那么,用一个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这就是我们这天要认识的一个新朋友——分数。

  揭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之中。]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一)认识二分之一()

  1.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电脑博士是怎样分的?(平均分)。

  师: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了——(生:2份)

  师:这样的一分也就是——(生:一半),这样的一半怎样表示呢?

  (生:)

  师:两个半块苹果,哪一半是,是谁的?

  师: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师:想一想,还有什么能够用表示?(教师强调:只有平均分,每份才是它的二分之一。)

  2.大家弄清了“”的好处,怎样写?怎样读呢?

  教师边示范边解读:“——”表示平均分,叫分数线,“2”表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表示总份数,叫分母,“1”表示任取其中的1份叫分子,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

  3.动手操作。

  (1)从小组组长那儿领取不同的图形,试着折出它的,并用斜线画出来。

  (2)小组交流讨论:拿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得到这个图形的的?哪部分是这个图形的?

  (3)汇报成果。

  (4)你明白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是学生务必具备的数学潜力。在这个环节设计“折一折”,就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的好处,为后面让学生动手操作,发现新的分数作了铺垫。]

  (二)发现分数

  刚才,小精灵悄悄的给我提了一个推荐,让我们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能利用手中的材料,发现一个新的分数。(把学生的作品在黑板上展示出来,并让学生把发现的分数写下来)

  (1)展示作品。

  (2)交流成果:这个分数,你是怎样发现的?(与众不同的折法,教师不仅仅要给予鼓励,还能够用学生的名字命名为“XX折法”。)

  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分数,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任取其中的1份,就是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给学生带给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创新动力,在动手实践、交流讨论中探究新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好处,培养学生的探究潜力和探究意识。]

  三.巩固练习,拓展深化。

  1.P93做一做:

  (1)填一填。(2)组内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2.P962:

  (1)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涂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吗?为什么?

  (2)你在操作过程中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既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潜力,又引导学生透过小组合作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共同分享学习成果。]

  3.拓展与延伸:

  我们这天认识了这么多的分数,其实,只要你留心,生活中处处有分数。把你明白的告诉大家好吗?

  [设计意图:多层次的练习,帮忙学生巩固新知,活跃思维。伴随着学生情感参与的开放题“找身边的分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用心性和主动性,再次激起思维高潮,让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四.总结反思,评价体验。

  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帮忙学生梳理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领会学习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的经验。]

  [课后反思]

  一.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的教学,我是本着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思想,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出发点,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主导思想进行设计的。在引入新课时,透过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分苹果”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在新课学习完后,又鼓励学生找一找身边的分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学会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二.小组合作,交流思考。

  本节课中,我注意激励学生动手思考,把思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将操作与思考相结合,手脑并用,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取新知。

  三.动手操作,勇于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在现实情境中“做”数学。透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口交流、动脑思考,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潜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本节课我最大的体验是:学习资料贴近了学生生活,学习材料便于学生操作,学习活动过程始终关注着学生的情感和态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生活。

  [点评]

  本节课比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地创造性运用教材。这主要表此刻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情景感知“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再有目的地放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按要求折出不同图形的,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设了主动参与活动的情境,带给了探究的材料,真正把学生推到了学习的主体地位。后面设计的巩固练习,再次让学生感受到分数的产生离不开平均分,帮忙学生准确理解的意思。

  2.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使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获得分数的直观认识,也领悟到了分数所表示的实际好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

  3.本节课,既有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的交流,也有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既动手、动口,又动脑,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参与者”的理念。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三):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选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资料简析:

  分数在生活化数学和形式化数学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课是在学生对分数的生活化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最初步的数学化的整理和概括。本课主要学习“几分之一”的分数,了解它的产生和应用,会读会写,明白各部分名称,会进行简单比较。本课的知识看似简单,但对学生来说是数的认识的突破(从整数向非整数的突破),是认知结构上的新建,是思维上的一次飞跃。本课的学习将对认识“几分之几”的分数产生直接影响,对日后建立完整的“分数好处”有着个性重要的启始作用。

  设计理念:

  我以“动态生成”和“活动学习”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设计本课教学的。从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出发,让学生运用平日积累的生活经验和认知体验,动手“创造”分数,在讨论交流活动中学习新知,目的在于想充分展示新知的趣味性和奥妙无穷,让学生一接触到就能喜欢上,从而萌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这才是我们的目标,这才是新课程用心倡导的教育教学观;更想寻求“生本”、“互动”、“生成”、“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新突破和新建构。

  教学目标:

  1、透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分数“几分之一”的产生,了解它的含义;会读、会写“几分之一”的分数,明白分数个部分的名称。

  2、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初步的抽象思维潜力。

  4、培养学生对分数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探究、交流的成功体验。

  教学过程:

  一、透过谈话,明确学习起点

  首先,直接告知学生本课要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之后,透过谈话了解学生对分数的了解程度。然后抓住其中一些有关分数学习的

  有效信息,引入新课。

  二、实践活动,建构新知

  (一)实践、建模

  1、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一个分数(如:1/2、1/4等)的产生,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和分数表示的具体含义。

  2、动手平均分物体,把你心中的分数做出来,画出来。(折纸活动)

  3、展示创作成果

  做好了的且愿意把成果展示给大家看的,把作品贴在黑板上。

  4、讨论、建模

  师:看,这些图形漂亮吧!其中蕴藏着许多分数的知识呢?

  先决定这些图形的阴影部分都能用分数表示吗?在辨析中进一步强调“平均分”。

  再以这些学生自行“创作”的图形为材料,组织讨论交流,在交流中明确其中的两层含义――

  第一层:形状、大小都不相同的图形,只要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其中的一份相同,就能用同一个分数表示。

  第二层:形状、大小相同的两个图形,同样都表示其中的一份,只要平均分的份数不同,表示的分数就会不同。

  5、小结:像这些数就叫分数。

  6、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7、规范读、写分数的方法。

  (二)比较大小,深化认识

  1、第一层:以学生“作品”为材料,比较“数形结合”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2、第二层:直接给出两个分数,比较大小。

  由此,让学生得到体验: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越大,表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一、练一练

  1、下列图形中涂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吗?

  2、用适宜的分数表示下面图中的涂色部分。

  3、在○里填上“>”或“<”。

  二、课堂总结

  透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三、课堂延伸

  请你在自己创作的图形中,再涂上几份。想一想,这时候该用什么分数表示?

  备注:转自温州市“城乡共话素质教育新课程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四):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中秋节吃什么吗?老师手里学有几块月饼要分一分,分之前老师先问一下,你们会分东西吗?()仔细看老师分月饼,看分得结果是几,就拍几下手掌来表示好吗?

  A实物)此刻老师手里有6块月饼,平均分给2人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块?(拍手)

  B实物)老师手里有4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块?(拍手)

  C实物)如果老师手里有2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块?:(拍手)

  D果老师手里有1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块?(无法拍手表示,可能会有学生说半个)如果一半用一个数来表示它,该如何表示呢?

  这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数学王国里的一个新朋友-------分数。我们首先来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板题)。

  二、探究新知:

  (一)操作感悟、体验1/2的含义。其中的一份就是这块月饼的一半。

  1、刚才我们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课件)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熟悉的事物中,你能否找一这些事物的一半吗?(生答)(树叶、一张纸对折、裤子沿中逢)

  2、同学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观察得这么仔细,那么你会用一个数字来表示它们的一半吗?(板1/2)。此刻全世界通用的表示“一半”的数学符号是1/2,明白怎样读吗?(板)没错,从下往上读,谁还愿意读?(指名)一齐来读!怎样写呢?下面同学们跟着老师书写。先画一条短线(板—)表示平均分(板)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板)在分数线下写2,在分数线上写1.想一想,分数线下面的2表示什么?(板)给它起个名字叫什么呢?(板)分数线上的1表示什么?(板)给他起个什么名字呢?(板)那么1/2表示什么呢?有自己的理解吗?先别急着说出来,能够举举例子,也能够画画图来帮忙自己说明,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3、全班交流:(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一份就是这块月饼的1/2)他说得有道理吗?(有两块橡皮,其中一块就是1/2,补充两块橡皮要一样大的)同意他对你的补充吗?交流1/2表示什么,心里明白了吗?

  4、好,看到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图形了吗?请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折一折,并用彩笔涂上颜色,表示出它的1/2(操作,课件音乐)

  学生展示,谁愿意告诉老师你选的是哪个图形,怎样表示的1/2(涂色部分)那空白部分表示多少呢?(也是1/2)为什么?(因为是对折的,都表示一半)对折是什么意思?(每份一样大)像这样的分法叫做平均分,表示1/2必须要平均分吗?()不平均分行吗?()哪们同学愿意上来用这人图形要(教具图形)表示一下怎样算是不平均分?(生演示)这样分成的两份,其中一份能用1/2表示吗?()所以表示1/2要平均分!好!1/2表示什么,你明白了吗?同桌互相说说看()指名说(一个物体或几个物体)

  二、认识几分之一

  1、如果想表示出1/3该怎样折呢?()想表示出1/4、1/5、1/6该怎样折呢?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先想一想,你打算选哪个图形,打算折哪个分数?怎样折?折完后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折的,想好了就动手折一折吧。(音乐,操作)

  2、请同学把自己表示分数的图形举起来()谁愿意先来介绍你表示的分数?(投影展示)(强调平均分)像他一样,涂色部分也是图形的1/4的还有谁?()好好看看,都是各自图形的1/4吗?()还有折错的吗?好像折得都不完全一样,为什么都说他们是各自图形的1/4呢?(他们都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涂了1份)谁还表示出其它几分之一的分数了?()

  3、课件演示

  像1/2、1/4这样的数都叫分数。(板)谁愿意像老师这样说?()齐读()记住了吗?()

  4、我们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的分数,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游乐园中小朋友们游玩的情景,看他们多开心啊!他们在干什么?你发现哪里有我们这天学的几分之一?()找几分之一。

  5、(课件)这些事物让你联想到了哪些分数?()其实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分数,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告诉老师,我们班有多少名同学?()你是这些同学中的几分之一?()谁想像老师这样之后找?

  三、1解了分数的这么多知识,老师先出个简单点的题看看你们掌握得怎样样了。(课件试一试)

  2下面我们试着读读下面的分数行吗、(课件;读一读。)

  3、此刻老师要考考你们看看你会看图填分数吗?(课件0

  4、孙悟空有一又火眼金睛,那么你的眼力怎样样呢?(课件)

  5、此刻我们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老师有人问题,你明白自己是同桌两个人的几分之一吗?()

  你明白自己是四人学习小组的几分之一吗?()

  你明白自己是全班同学的几分之一吗?()

  为什么都是你,一会是1/2一会儿是1/4,一会是1/54?()(整体一不一样,平均分的份数不一样,所表示的分数就不一样)

  6、了解了分数的这么多知识,小明和小红也要用我们这天所学知识进行一场比赛(课件)第一场比赛小红赢了,但小明不服气。第二场比赛他们改用同一个杯子(课件)。说完后小红就得意洋洋的摆出一副胜利者的姿态。他们俩到底谁喝得多?

  四、小结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2、这节课我们透过分一分,折一折,说一说等活动方式,联系生活实际,初步理解了分数的好处,初步认识了几分之一,并会读写几分之一。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五):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2.透过经历几分之一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潜力,发展学生思维。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好处

  教学准备:正方形纸片、长方形纸片、圆形纸片、彩笔、多媒体平台、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揭示课题

  1.复习“平均分”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好处。

  把4个月饼,分给两同学,怎样才能分得公平、合理呢?(平均分)

  那么每人分得几个呢?

  2个月饼,平均分给两同学,每人分得几个呢?

  2.引出分数

  1个月饼,平均分给两同学,每人分到多少呢?

  “半个”能不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呢?谁明白?

  揭示课题:其实,象1/2这样的数就是分数。(若生说出1/2,则直接揭示课题;若生不能说,师则介绍说:一半能够用这样“1/2”的数表示,象这样的数就是分数。我们这天就来认识这样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 观察实践,认识二分之一

  1.经历二分之一的产生(示课件)

  (1)(课件演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一半正好是两份中的一份,这一份我们就说它是整个月饼的二分之一。(师边说边指图)

  提问:左边一份是这个月饼的1/2,右边一份呢?

  小结:也就是说,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月饼的1/2。

  (2)一齐读一读。师:如果把这句话藏起来,你还能像刚才这样说说吗?先让生默看一遍,然后课件隐去这句话。谁能说?指名说。(同时教师板书: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月饼的1/2。)

  (3)学写“1/2”。(二分之一的书写顺序及各部分表示的含义。)

  1/2怎样写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

  先写一短横线,表示把一个饼平均分。

  然后在短横线下写“2”,这个2表示什么呀?(表示把这个饼平均分成2份。)

  最后在短横线上写1,表示----取其中的一份.

  (板书1/2)读作二分之一。一齐读,再读一次:二分之一。

  伸出食指跟老师写一遍:先写“―”表示平均分,再写平均分的份数,最后写表示其中的份数。再来一遍:1/2。

  (4)折一折,用长方形纸折出它的二分之一。

  ○1认识了饼的1/2,(师出示长方形纸片)那这个长方形的1/2又该怎样表示呢

  请听要求:先折一折,然后把它的1/2涂上颜色。拿出长方形纸,折一折、涂一涂。

  (学生操作、交流:折好的同学互相说说你是怎样折的?哪部分是长方形的1/2?)

  ○2汇报:你是怎样折的?哪部分是长方形的1/2?谁来介绍。

  学生汇报:(同时贴在黑板上)(预设:有3种)

  ○3提问:同样的长方形,折法不同,得到每一份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能用1/2表示呢?

  小结:折法不同没关系,只要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它的1/2。

  2.辨识1/2

  下面涂色部分能用1/2表示吗?(示课件)

  (1)(2)(3)

  (阴影部分和空白部分都能够用1/2表示)

  3.提问:1号涂色部分为什么不是这个圆的1/2?

  小结:决定图形中涂色部分能不能用分数来表示,首先要看它是不是被平均分的。

  总结过渡: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明白:不管是一个饼、一个图形,还是其他的,只要把它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

  三、认识其他分数

  1.提问:除了1/2,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板书:1/3、1/4、1/6、1/8……)

  2.折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几分之一。

  师:想不想用刚才的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来表示你喜欢的几分之一?请听要求:用这些纸先折一折,然后也用斜线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并在上面标出几分之一。

  交流:折好的同学互相说说,你把什么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

  3.汇报梳理:

  (1)展示一个表示1/4的作品。请生汇报。

  师:刚才这个同学涂出了…形的1/4,有谁表示出了其它图形的1/4,请举起来。(将每种图形各收一张,师问:涂色部分是它的1/4吗?然后依次贴出)

  (2)提问:为什么图形不一样,图中的涂色部分却都能用1/4来表示呢?(生说:因为都是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是其中的1份。)

  小结:不管什么图形,只要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这个图形的1/4。

  (3)用圆表示分数的请举起来。师收取部分作品展示。同时,师依次问:这是几分之一?

  提问:同样的图形,同样是图中的1份,为什么是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

  小结: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每一份就是这个它的几分之一。

  四、比较大小(课件展示)

  1、认识了这么多的分数,下面我要考考大家。一次,小猴子和小猪在分吃西瓜,小猴子想:“我要吃这个西瓜的1/2。”小猪想:“我肚皮大,吃的多,要吃这个西瓜的1/4。”它们俩谁吃的多?为什么?小猪和小猴还没吃,又走来一只大象,它说:“我最大,我就应吃得最多,我要吃这个西瓜的1/6。”你们说,大象能吃得最多吗?

  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奥秘,看谁能从这些圆中发现规律?(生答)

  小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小)。

  五、巩固练习(课件、作业纸)

  1.决定(下面的颜色部分表示的分数对吗?对的打“√”,错的打“X”。)

  2.用分数表示涂色的部分。

  ()()()()()

  3.看分数,涂色。

  六、总结

  这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短横线下面的数表示短横线上面的数表示只要我们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是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

  写作:1/2

  读作:二分之一


落花生教学实录

  落花生教学实录(一):

  【课前谈话】

  主持人:张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是五年级上册的《落花生》,与老师一齐上课的是银川二十一小学五(4)班的学生。(掌声)

  师:谢谢主持人!现场的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同学们下午好!我来自甘肃兰州,我叫张玉栋,张飞的张,玉米的玉,栋梁的栋,我就是等会儿来给大家上课的老师了。估计一路上都在猜想,会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给我们上课呢?喏,就是此刻站在你面前的这位小伙子了,看看我,跟你想的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观察老师)

  师:好,最后一位男生。你来说。

  生:我还以为是位女老师呢。

  师:没有想到是位男的,喜欢男老师吗?

  生:喜欢!

  师:这么大声,喜欢就好!还有没有什么没想到的?好,你说。

  生:你的名字像女的,但是你的样貌是男的。(一片笑声)

  师:我的名字像女的,其实啊这是男子汉十足的名字,名字里也有栋梁的栋嘛!是不是?好,你说。

  生:我还以为是一位年长一点的老师,没想到是这么年轻的老师。

  师:其实我告诉你,我已经28岁了,不年轻了。还有没有同学想到了吗?这个小朋友在举手,哎,这个女孩子来说,来,你想说。

  生:一般名字里有栋的,就应是很胖的。(这句话只是大意)

  师:结果呢?

  生:却很瘦。

  师:是啊,又高又瘦。你呢?

  生:我还以为是个带眼镜的老师呢?

  师:结果没带眼镜,但是长得也挺斯文的,是不是?(孩子们传来一片笑声)清楚了?大家还算喜欢我,期望我们经过一节课的相处能成为朋友。我呢是第一次来到咱们宁夏银川,很想到处走走看看,当然也想吃吃咱们那里的美食,但是我又不了解。你们是那里的小主人,要是给你个机会,给我当当小导游,你打算带我去哪看看?咱们宁夏,又是你。

  生:西夏皇陵。

  师:有什么好看的呀?

  生:……

  师:反正你说的是看的,是吗?有机会我必须去,你还打算带我去哪?你说。

  生:黄沙古渡。

  师:那有什么好看的?

  生:那边沙漠超多,很刺激,还有那个羊皮筏子,都很好玩。

  师:是不是啊?我必须去。你想带我吃点什么?你说。

  生:我想请你吃点土豆干。

  师:土豆干?好吃吗?

  生:好吃。

  师:你答应我的,课后别跑回家里,请我吃土豆干。你呢?

  生:我想请您吃我们这边的羊肉泡馍。

  师:很好吃,是吗?

  生:是。

  师:这个孩子很有礼貌,还有您来称呼我。大家十分热情,咱们中国人讲礼尚往来,为了感谢大家的热情好客,我想跟你们分享分享我家乡的美景美食。刚才说了我的家乡在哪儿啊?

  生:甘肃。

  师:兰州,有人说我们兰州人出门骑骆驼,你信吗?有信的吗?我看看,哎呦,他差点举手了,你还真信啊?但是,告诉你吧,那只是个浪漫的猜想,我倒想出门骑骆驼来着,可惜没有。我们兰州是黄河唯一穿桥过的城市,南有巍巍北塔山,北有峨峨皋兰山,也算是山水之城了,漂亮着呢!不信,你瞧,这是夜色中的黄河岭了(猜测的),美吗?

  生:美!

  师:谢谢大家!再去看看灯光璀璨的黄河大桥,你还能够看到那座著名的雕塑——黄河母亲,还有那美丽的黄河水中悠悠载重的古老的水车,你也能够走近它,跟这巨大的水车合张影。如果你想破浪,还能够去坐个羊皮筏子,看过了?(那里听不清楚,好像是一个景点),估计该饿了。这个季节你去我们兰州,除了能够吃到鼎鼎大名的牛肉拉面,还能够吃到这香甜可口、洁白如玉的百合,?的灰豆豆(没听清楚是哪一家的,我上网查的最出名的是杜维成家的灰豆),我要隆重推荐的是这热气腾腾,风味独特的热汤锅(大致叫这个名,听的不是个性清楚),要是遇上大冷天,一碗热汤锅下去,哎呦,那个暖和,那个舒服,真是只有品尝过它的人才明白,你们想吃吗?

  生:想!

  师:谁要是真想,那就欢迎大家来兰州做客,到时候找我,我请客!说到吃呀,我还有一样东西,是情有独钟,是什么呢?就是它了,老醋花生。不点别的菜,就点老醋花生,我就能吃下一碗米饭去。你吃过什么花生做的食品?你吃过什么花生的食品?你说。

  生:很多人家里必须都有煮花生。

  师:吃过煮花生,喜欢吃吗?

  生:很喜欢。

  师:你还吃过花生的什么食品?

  生:花生糖。

  师:花生糖,好吃吗?

  生:太甜了。

  师:太甜了,你呢?

  生:我就是吃过我婆婆炸的炸花生,上面再放点盐。

  师:听着我都馋了,你呢?

  生:我吃过花生酥。

  师:好吃?

  生:好吃。

  师:瞧瞧你们都吃过这么多花生做的食品。大家看大屏幕,这些都是花生做的食品,琳琅满目啊!哈哈,馋了吧?你明白花生是怎样接出来的?还真有人明白,你说说吧!

  生:诶~在土里结的。

  师:土里?里接的,吧?怎样结的呢?土里不会凭空长出花生来吧?老师给大家介绍介绍,花生啊是它的花落了以后,然后它原先长花的那个顶就越来越长,最后土里就结成了花生,所以我们也叫它,什么?

  生齐:落花生。

  师:好,今儿个就聊到这儿,也该上课了。上课!

  【上课时间】

  (铃声响起,正式上课开始)

  生:老师,您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话说这落花生啊,它不仅仅仅是这种农作物的名字,还是我们现代作家学者许地山的笔名。有的孩子就要问了:老师啊,我们的资料上写的他的笔名是落华生啊!其实呀,因为在古代,还有就是许地山生活的那个年代,常常把花写成华,所以落华生就是落花生。这么一来,一边是一种普通的农作物,一边是我国著名的现代作家学者许地山有这么一个笔名,你对这个笔名有什么疑问吗?你说。

  生:好端端的一个人,干嘛起个落花生的笔名啊?

  师:是啊,问的好!这天这节课啊,我们就来学习许地山的散文名篇(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

  生齐:15.落花生。

  师:咱们看看能不能透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许地山笔名的含义,同时还要看看这篇著名的散文到底好在哪里?你们都预习过,是吗?

  生:是。

  师:有信心把课文读对读顺的,请举手。

  (学生举手示意)

  师:哟,都有信心,那我就考考你们。我也不多考,就考两道题,请看第一题,来,请你们四位起立,依次读这四个词语,其他同学注意听,看看他们读的这四个词,读音上有什么特点?

  生:分辨,常常。

  师:等等,第一个词,你读一个。

  生:吩咐、常常、便宜,石榴。

  师:你听出来什么特点了吗?没听出来,他听出来了。

  生:我觉得他们一个声音比一个大。

  师:哦,他们读的特点是,我问的问题是这四个词语读音上有什么特点?也难怪大家听不出来,刚才有人读的不对,有人明白,你说说看。

  生:他们这四个词呢,就是xx(一个学生的名字)呢。他把第一个词“吩咐”读成了“分辨”,但是他又改过来了。

  师:是的,知错改了,你说说看。

  生:我发现这四个词语的第二个字都读的是轻声。

  师:你瞧瞧她多有眼力啊!我出示的这四个词的另外一个字都是轻声,所以刚才有两个同学读得不太准,第二个字要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像这样“吩咐、常常、便宜、石榴”(师师范读),你们请坐,辛苦了,一齐来读一遍,预备起。

  生齐:吩咐、常常、便宜、石榴。

  师:第一个词再读一遍,吩咐。

  生齐:吩咐。

  师:好多了,第一关顺利透过,请看第二题,谁来读读这段话?好,请你吧。

  生: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师:你能够读下来,这段话可不好读了,有几个多音字,他读对了其中的三个音,很不错!这个词有点疑问,在这儿就应读什么,你说。

  生:就应是“播种”(四声)。

  师:他读的跟你一样,有不同的意见吗?有,那个女孩子,你来说。

  生:是播种(四声)。

  师:也是播种(四声),我问的是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是播种(二声)。

  师:为什么?

  生,额,因为它是翻了地再种它。

  师:是翻了地再种它,老师提示你一下,看看前面这个词,是买,买什么?(买种)买的是种子,翻的是?翻的是什么?(地)浇的是什么?(水)这样一来,你看这组词语都是动词加什么?名词。所以这个地方的意思是播撒种子。要读什么?(种)看你们很聪明,大声的把这个词读一遍。

  生齐:播种。

  师:好极了,多音字的读音要根据意思来决定。老师那里还有一个附加题,刚才这个字他读错了,谁听见了?他读成什么了?你离的近,你说说。

  生:我觉得就应是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他读的是我们家的后院有半亩空地。

  师:听得十分仔细。但是,为什么说是后园而不是后院呢?这俩字有什么区别?猜猜看,你立刻就举手。

  生:院子是有很多人能够在里面玩耍,园子是能够种东西的地方。

  师:园子说的挺清楚的,院子有点问题,你说说看。

  生:我发现院子的院是四声,园子的园是二声。

  师:你发现了读音的不同,意思呢,再给一个机会,你说,让他说好吗?你发过言了。

  生:我觉得院子的院就应是人们住的地方前面有个小院子,而园子是种弄作为的地方。

  师:原因也说对了,大家想啊,刚才两个孩子都说院子是人们住的地方,有围墙没有?有没有围墙

  生:有。

  师:它们俩的区别就在这儿,院子是围墙四周房屋的空地,园子是种植果蔬花木的地方。这段明白了吗?读书的时候要是分不清楚,别偷懒查查字典。还是这段话,第二句还没读完呢,此刻呢,我请大家再来看看这段话,看你能发现什么问题?看,读着读着,你的标点符号,你的词突然就跳出眼睛里了。好,有人发现了,说。

  生:跳进我眼睛里的是那个居然,我觉得收获就应是很平常的事情,为什么要用居然这个词?

  师:从居然里看出来他的家人是想到还是没想到?

  生:没想到。

  师:没想到,所以用居然,但是为什么就没想到呢?别着急回到我,看你们能不能理解上下文找找答案。花生收获了,为什么没想到呢?

  生:因为没过几个月,竟然收获了。

  师:这个时间比他们想的?

  生:还要短。

  师:还有别的原因吗?看看母亲说的话,好,这位女生,还没说过话的,你来说。

  生:因为他们买种,翻地,播种,浇水,十分的辛勤,所以花生很快的就收获了。

  师:那么辛苦劳动之后,收获花生就更就应了,这个理由不成立。看看母亲说的话,你能发现原因吗?为什么没想到?你说。

  生:因为它本身是亩荒田。

  师:你瞧瞧,个性会读书,什么地?

  生:荒地。

  师:荒地啊!要能种出来,是不容易啊,没想到!再看看母亲说的话,决定咱们姐弟几个这是第几次种花生?

  生:第一次。

  师:决定对了,又是荒地,又是第一次种,没经验,结果种出来了,意外不意外?

  生:意外。

  师:仅仅是意外?情绪如何?

  生:高兴。

  师:是呀,意外的高兴用个词叫什么?你说。

  生:激动。

  师:还有?意外的高兴?你说。

  生:喜出望外。

  师:瞧,他说的词多好,喜出望外。那是惊喜啊!那就让我们带着收获之后的惊喜来读读这个段话,好不好?

  生:好。

  师:嗯,先酝酿一下,从第一次种到收获了,我们家的后园,预备起~~

  生齐: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师:可能是齐读的原因,那种惊喜还不够呀,孩子们!没关系,下去再练练,刚才还有个词语没读对的,播什么?

  生:种。

  师:是的,播种,看还能发现什么问题吗?居然是最后一句话。是呀,?什么,

  看出问题来没有?呀,你说说。

  生:那里买种,翻地,播种,浇水,就应是顿号,不就应是逗号。

  师:他根据我们以前的决定,并列词语之间是顿号,那里用的是。

  生:逗号。

  师:问的好,为什么呢?猜猜看,你猜猜好吗?

  生:我想可能这些事情是阶段的,所以才要用逗号

  师:这位同学的意思是,每个事情都隔了必须的时间,有没有道理?

  生:有。

  师:不是很紧的,中间隔了必须的过程,那么还有买种啊,翻地啊,播种啊,这几件事本身是一下就能完成的吗?

  生:不是。

  师:也持续了必须的——

  生:时间。

  师:说得好,最容易猜对这种答案了,其实啊标点符号的使用是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产生的。如果是语气舒缓,而且是比较长的时间,就用——

  生:逗号/

  师:是的,如果你们在写作文时有这样的需要,并列词语之间也能够用逗号,而不是顿号,告诉大家,两个都对。这一段话,寥寥数语,就交代了种花生,收花生两件事。接下来请大家打开书,快速的浏览课文,除了这两件事,还围绕花生写了哪几件事情?

  (生自由读文寻找答案)

  师:还写了哪几件事呢?你是第一个举手的,你来吧/

  生:还写了尝花生/

  师:还写了尝花生。你们找找看课文里边,真写尝花生的在哪儿呢?找找,看见了吧,哪儿?

  生: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

  师:这会儿尝了没?尝了没有?尝了吗?他摇了摇头。还没呢!真写尝花生的,看看课文的结尾,就那么一句话,说“花生做的食品都——

  生:吃完了。

  师:就那么一句,还写了什么啊?你说。

  生:还写了议花生。

  师:是,其实那天晚上我们是边尝边议,但是经过刚才大家的寻找发现,那里的尝花生都是寥寥几笔,而议花生呢,用了那么多的笔墨,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你说

  生:因为是议花生这件事,让作者获得了终身的启示。

  师:重要的是,这是这篇文章的什么?

  生:中心思想。

  师:重要!我给你个词。

  生:重点。

  师:好极了,重点的过程作者写的,什么?多还是少(多)多,我们用个词叫作家写的详细具体,而次要的部分作者写的?跟详细、具体对应的叫什么?

  生:多与少。

  师:不详细不具体叫什么?

  生:就应是略。

  师:简略,说得多好!这是这篇著名散文的第一个特点,你看咱们已经看出来了,就是主次要分明。那我问问大家,这样的写法对你们平时的写作文有什么启发没有?不要慌,你平时写作文,你说说好不好?

  生:因为一般写作文先是把那个,先是把起因先写上,然后再把自己得到的启示和重点写上,最后再写上总体得到的启示。

  师:咱们先不说先后,就落花生这篇文章的写法对你写作文有什么启示?还没想好,没关系,你先坐,谁想好了?说。对你写文章有什么启发,你说。

  生:先写次要的,再写主要的。

  师:那倒不必须,请坐。就是说咱们平时写文章啊,也不能平均用力,也得分主次,主要的要写详细,次要的呢(简略)是这样,那么下面我们就直奔重点,看看那天晚上父亲和我在一齐都发生和讨论了些什么?请大家默读课文的3—15自然段,有什么有疑问的地方做上标记,开始吧!

  (生默读课文,寻找自己的疑问)

  师:看大家都读得差不多,看我要把第一个提问的机会给谁?这个孩子,你说。

  生:为什么天色不大好,但是父亲也来了?

  师:后边呢?

  生:十分的难得。

  师:你的问题是什么?

  生:我的问题是天色既然不是个性好,为什么父亲也来?

  师:父亲来是不就应的吗?问题在哪?

  生:为什么父亲来实在很难得?

  师:瞧,他这个问题问的好,父亲跟孩子一齐吃饭是很平常的事,对不对?但是作者却说父亲来了很难得。实在很难得,猜猜这是为什么呀?你来说。

  生:因为父亲工作太忙了。

  师:是,他跟我们平常想的一样,父亲可能工作很忙,孩子你猜对了!忙什么?提示,快速的翻一翻课后的资料吧,看看你能不能猜出来他忙些什么?好,看材料,你说。

  生:他的爸爸是一位爱国志士。

  师:可能在忙什么?

  生:在和台湾交流。

  师:哦,他倒不是,因为大家不了解背景,我简单的介绍一下,在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之后呢,许地山就跟随他的父亲来到了大陆,那个时候许地山的父亲在广东一带做知县,平时为老百姓的事情奔走忙碌,所以很难跟家人在一齐团聚,而那天晚上天色还不大好,父亲也(来了)所以说,(很难得)

  生:实在难得。

  师:是的,让我们带着对父亲的敬意来读一读这段话,那晚上,预备起。

  生:那晚上天色不大好。但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师:是的,那天对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的母亲一样,很难得,你还有什么问题,还有什么问题吗?来。

  生:我说花生的价值很便宜,不对。

  师:想好了再说,别紧张。

  生: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这个可贵指什么?

  师:我能够这样理解吗,孩子。就是你在问,父亲说花生的好处有一样最可贵,为什么说它最可贵,是这个意思吗?

  生:对。

  师:你瞧瞧这个孩子问的问题,很重要。咱们就应谈谈花生了,谁对花生的谈论最重要?谁说花生的话是最重要的,谁?是父亲.。你看他抓住了父亲的话来讨论这个问题,但是我却想聊一下,为什么说最可贵?先得明白什么最可贵,父亲说花生的什么最可贵呢?问题提出来了,靠谁解决?靠我还是靠你们?一齐说。

  生:靠自己。

  师:大声说,是的,我最欣赏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孩子。为了更好的读书思考,老师这儿有个求救室,想解决问题就得先读书,先读课文的第十个自然段,用笔轻轻勾画,再把自己的理解,简单的批注在旁边。如果有想法了,能够和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好了,开始吧。看一看父亲说花生的什么最可贵?

  (生默读课文,寻找答案)

  师:这个读书习惯十分好,看起来平时就有边读书边批注的好习惯。有想法了能够喝同桌交流交流。好了,孩子们,我看大家都批注的差不多了,谁来说说,父亲说花生的什么最可贵?呦,瞧瞧你们,刚才读书很有效率,这么多人都举手了,我最喜欢看到课堂上你们林立的小手,你来说。

  生:我觉得花生的品格最可贵,父亲就是要我们做像花生一样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炫耀自己。

  师:一连说了这么多词,这些我个性喜欢,朴实无华,默默无闻。谁能读读课文的原文呀?父亲说花生的什么最可贵?好,你来。

  生: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师:她读的原文很好,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你们也想想,父亲说花生吧就说花生,说桃子干什么呀?

  生:因为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都十分漂亮,而且是挂在高高的枝头上,这样像做人,如果像桃子、石榴、苹果这样的人,张扬自满,这样我觉得很不好。

  师:其实呀,大家想一想桃子、石榴、苹果高高挂在枝头,其实也就是炫耀吗?那是它生长的特点呀,对不对!它就长在那,你说花生,这苹果要是长土里,那还是苹果吗?摇头了,不是。刚才有个孩子有的发言我很欣赏,就是说父亲其实就是在拿跟花生生长特点截然不同的桃子、石榴、苹果干什么?

  生:作比较。

  师:聪明!作比较,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我们跟加体会到花生虽然不好看,但是它像刚才那位孩子说的朴实无华。那么,我又有问题,一个外表不好看的花生却能够这么默默的给人带来好处,真的是更可贵,更让人钦佩。让我们来读读这段话,读出花生的这份可贵,好不好?

  生:好!

  师:跟大家一段时间酝酿一下,等会儿我们看谁读得好,读出比较。

  (生自读父亲说的话)

  师:行,看来练的差不多了,谁来读,呀,别着急,读好,

  生: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务必挖起来才明白。

  师:你有点?厉害!个性是有勇气读就很好,老师刚才听同学读得有点心痒痒,我也想读,能够吗?

  生:能够。

  师:你们允许了,我就试试,读得好呢就给点掌声,好吧?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务必挖起来才明白。

  (孩子们给老师送上一片掌声)

  师:看起来读得还不错,刚才没有立刻鼓掌的必须陶醉在我的话语里了,你们能像我这样读吗?

  生:能!

  师:相信你们能比我读的更好!我们一齐来: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

  生: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务必挖起来才明白。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父亲说花生可贵是在于它的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品质可贵,这正是父亲为什么说它最可贵的原因。课文读到那里,父亲仅仅是在说花生吗?

  生:不是。

  师:你们摇头了,说不是。不仅仅仅是在说花生,是在干嘛?你说。

  生:是在讲述花生对人们的道理。

  师:在讲做人的道理。哪句话明白告诉我们在讲做人?你说。

  生: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但是很有用。

  师:真有眼光。看看这句话,明白在讲做人啦,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你说说吧。

  生:我从这句话里的不好看,读出了花生不计名利的高贵品质。

  师:他虽然不好看,但是——

  生:很有名。

  师:是的,其他同学是怎样理解的,你是怎样理解的?你来说。

  生:做人要代表外表能够丑陋一些,但是要做个有用的人。

  师:他的意思是说呀,外表丑一点没关系,但是要做个有用的人,少年许地山也正是这样理解父亲的话的,他说,读。

  生: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师:我发现齐读呀,我听不出你的理解,谁能带着你的理解来读读这句话,谁想?

  生: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师:我听到两个词,你先别坐,一个是体面,什么是体面?

  生:体面就是只讲以貌取人吧!

  师:体面,咱们就说体面这个词

  生:体面就是……

  师:有点困惑,看看我这天的穿的体面吗?好看吗?还行,穿的好看叫体面。长的呢?(帅)那也叫体面,长的体面。体面就是外表的东西好看,你继续说

  生:体面就是不要只看一个人的外表怎样样,要看他的内心美不美。

  师:我听见他刚才强调——不要只,你再读一遍,把那个不要只。

  生:不要只看。

  师:读读这句话,把你刚才读的这句话,不要只给读出来。

  生:不要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师:少了一个字,但是比刚才好多了,这句话是讲人能不能讲体面?讲体面有没有错?

  生:没有。

  师:大声的告诉老师。

  生:没有。

  师:比如说我这天穿的邋里邋遢的来是对你们的尊重吗?不是,所以说讲体面是没有错,关键是不能,看那个字,不能什么?

  生:不能对别人没有好处。

  师:不能什么?看那个字,讲前面的那个字可关键。

  生:不能只讲体面。

  师:对了,不能只讲体面,不能只讲究外表光鲜好看,只顾自己生活的平实安逸,而要做有用的人,是的,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注意,不要做只讲体面的人,预备起。

  生齐: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师:再请一个孩子读,一个,谁来?不要做只讲体面,好,你来读。

  生: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师:是的,请坐,那么孩子们什么是有用的人呢?你说。

  生:他得乐于帮忙别人的人。

  师:是的,能举些例子吗?

  生:就是对别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师:好,能举个例子吗?哪些人是有用的人?

  生:默默奋战的人。

  师:哪些人?哪些行业?

  生:警察。

  师:警察是,还有哪些?

  生:为人分忧的人。

  师:为人分忧的人,很好,还有哪些人?

  生:还有义工。

  师:义工?说说他们的人。

  生:就像地震中那个阿福为了救人而牺牲。

  师:说得多好啊!谁能像他这样说说。

  生:我觉得清洁工也是,就是每一天早上起得很早都在默默奉献。

  师:这个城市的清洁可离不开他们,你说说看。

  生:我觉得我们要做给别人雪中送炭的人,我们要默默的给别人奉献,不能……不图虚名。

  师:你的意思是说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去帮忙他,是吗?你来说说。

  生:我觉得老师就是这样默默奉献的人。

  师:比如说,看看台下。

  生:台下很多都是老师,大家每一天都要批作业、教课,很辛苦。

  师:谢谢你,孩子,我替在座的老师谢谢你!这会儿真的有点感动,其实在坐的老师和我一样,只要你们学的好,我们付出再多都是心甘情愿的,刚刚大家说了不少,其实呀,在生活中有很多工作看似不起眼,但是他们都对这个社会有用,我们做人就要做——

  生:有用的人。

  师:不要做——

  生: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师:老师也想起了一个人,这个人他留学西洋多年却从不穿西服,不抽烟不喝酒,到处都是满满一屋子书,在香港大学任教时,他以系主任的身份每周还上20小时的课,抗日战争时间,他为抗战事业奔走呼喊,终因劳累过度而病逝。著名作家郭沫若评价他说,他有献身精神,……他就是本文的作者——许地山。他曾说,读出来吧。

  生:我要做花生一样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付出,为中华而奉献。

  师:读得个性好,孩子。此刻明白许地山为什么将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了吗?你明白?

  生:因为他要提醒自己,时刻要做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师:说的多好,他是把自己落花生的品质作为自己一身的追求,这篇文章谈论的是落花生,讲的却是做人的道理,这种写法叫——

  生:以物喻人。

  师:借物喻人。课文学到这儿,这节课快要结束了,老师最后啊有个小小的请求,在我兰州的班级里有个同学,他叫小鹏,大鹏展翅的鹏,名字起的很大气,但是这个孩子的父亲是我们那里当保安,而其他孩子的父母亲都是大学教师,所以这个小鹏在班里常常抬不起头,学了这篇课文,我想请同学们鼓励鼓励他,也已经打铃了,我想请大家给小鹏写封信,用你们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劝劝小鹏,让小鹏抬起头来,和你们一样的自信,你们能够把信写好以后发到我的邮箱里,老师期盼你们的信能够改变小鹏。好,我们这节课就上到那里,,大家不用起立了。

  (会场里传来一片掌声)

  师:谢谢老师们,这片掌声就应是送给你们自己的!

  落花生教学实录(二):

  教学实录

  导入:质疑笔名,以问题引起动机

  师:“落花生”不仅仅仅是这种农作物的名字,还是我国现代作家、学者许地山的笔名。有的孩子要问了:老师,我们的资料上写,他的笔名是“落华生”啊!——因为在古代还有许地山生活的那个年代人们常常把“花”写成“华”,所以“落华生”其实就是“落花生”。你对这个笔名有什么疑问吗?

  生:好端端的一个人,干嘛起个落花生的笔名啊?

  师:问得好!这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许地山的散文名篇(板书课题)。

  师:咱们看看能不能透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许地山笔名的含义,同时还要看看,这篇著名的散文到底好在哪?

  检查预习:找准起点,夯实基础

  师:课文都预习过了。有信心把课文读对读顺的,请举手。

  (学生举手示意)

  师:哟,都有信心,那我就考考你们。也不多考,就考两道题,请看第一题。(幻灯出示一组词语:分辨尝尝便宜石榴)请你们四位起立,依次读这四个词语,其他同学注意听,看看他们读的这四个词,读音上有什么特点?

  生:我发现这四个词语的第二个字都读的是轻声。

  师:果真如此,我出示的这四个词的末一个字都是轻声。所以刚才有两个同学读得不太准,第二个字要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像这样——(师范读。)(生再次齐读)

  师:好多了,第一关顺利透过,请看第二题(幻灯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谁来读读这段话?(一生读。)

  师:你读得不错,孩子。这段话可不好读了。有几个多音字,他读对了其中的三个(幻灯片中“空地”、“种花生”“买种”三个词语中的多音字变为红色),很不错!这个词(指“播种”)有点疑问,在这儿就应读什么?

  生:是播种(三声)。

  师:为什么?

  生,嗯,因为是翻了地再种它。

  师:老师提示你一下,看看前面那个词是什么?(买种)买的是种子,再看后面那个词,翻的是?(地)浇的是?(水)这样一来,你看这组词语都是动词加什么?(名词)。所以这个地方的意思是播撒种子。要读什么?

  生:“种”(三声)

  师:看你们多聪明,大声地把这个词读一遍。

  生齐:播种(三声)。

  师:好极了。多音字的读音要根据意思来决定。

  师:老师那里还有一个附加题,刚才这个字(指“园”)他也读错了,谁听见了?他读成什么了?你离得近,你来说。

  生:就应是“后园”,他读的是“后院”。

  师:听得十分仔细。但是,为什么写“后园”而不是“后院”呢?这俩字有什么区别?猜猜看。

  生:院子是有很多人能够在里面玩耍,园子是能够种东西的地方。

  师:“园子”说的挺清楚的,“院子”有点问题。

  生:我发现院子的“院”是四声,园子的“园”是二声。

  师:你发现了读音的不同。意思呢?

  生:我觉得院子的“院”就应是人们住的地方前面有个小院子,而园子是种农作物的地方。

  师:刚才两个同学都讲“院子”和人们住的地方有关系,准确说,它们俩的区别在于——(幻灯)院子是围墙四周房屋的空地,园子是种植果蔬花木的地方。这下明白了吗?读书的时候要是分不清楚,别偷懒,查查字典。

  略读“种”、“收”:引导发现,主动求知

  师:还是这段话。第二关还没过完呢!老师想请大家再读读这段话,看你能发现什么问题?(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之前作为检查预习的第二道题目,考察多音字及区分“园”、“院”)

  (学生有困难,教师提示)看,读着读着,哪个标点符号,哪个词,突然就跳进你眼睛里了?

  生:跳进我眼睛里的是那个“居然”。我觉得收获就应是很平常的事情,为什么要用“居然”这个词呢?

  师:从“居然”你看出来收获以后他的家人是想到还是没想到?

  生:没想到。

  师:没想到,所以用居然。但是为什么就没想到呢?别着急回答,看你们能不能联系上下文找找答案。(学生稍读书后举手)

  生:因为没过几个月就收获了。

  师:这个时间比他们想的——

  生:要短。

  师:还有别的原因吗?看看母亲说的话,你能发现原因吗?

  生:因为它本身是亩荒田。

  师:你瞧瞧,他个性会读书,是什么地?

  生:荒地。

  师:荒地啊!那能种出来是不容易。没想到!

  生:我们姐弟几个这是第一次种花生。

  师:又是荒地,又是第一次种,没经验,结果种出来了。意外不意外?

  生:意外。

  师:仅仅是意外?情绪如何?

  生:高兴。

  师:意外的高兴用个词叫什么?

  生:激动。

  生:喜出望外。

  师:瞧,他说的词多好,喜出望外。那是惊喜啊!就让我们带着收获之后的惊喜来读读这段话。(师起,生齐读)

  师:看还能发现什么问题吗?

  生:“买种,翻地,播种,浇水”它们之间就应是顿号,不就应是逗号。

  师:他根据以前的学习经验决定,并列词语之间是顿号,那里却用的是逗号。问的好,为什么呢?猜猜看。

  生:我想可能这些事情是间断的,所以才要用逗号。

  师:你的意思是,每件事情都隔了必须的时间。那买种啊,翻地啊,播种啊,这几件事本身是一下就能完成的吗?

  生:不是。也持续了必须的时间。

  师:说得好,这么一猜就有答案了。其实标点符号的使用是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产生的。如果想要表达语气舒缓、时间较长的感觉,就用——

  生:逗号。

  师:是的。如果你们在写作文时有这样的需要,并列词语之间也能够用逗号,而不是顿号。恭喜大家,两关都透过了。

  师:这一段话,寥寥数语,就交代了种花生、收花生两件事。接下来请大家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看除了这两件,还围绕花生写了哪几件事?(生自由读文寻找答案)

  生:还写了尝花生。

  师:你们找找看,文中真正写“尝花生”是在哪儿?

  生:“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

  师:这会儿尝了没?(学生摇头。)还没呢!真正写尝花生的,看看课文的结尾,就那么一句话。说花生做的食品都——

  生:吃完了。

  师:是啊,就那么一句。还写了什么事?

  生:还写了议花生。

  师:是。其实那天晚上我们是边尝边议,但是经过刚才大家的寻找,发现种、收、尝都是寥寥几笔,而议花生却用了那么多的笔墨。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

  生:因为是议花生这件事,让作者获得了终身的启示。

  师:这是这篇文章的什么?

  生:中心思想。

  师:我给你个词——重点。

  师:重点的部分作者写得详细、具体,而次要的部分写得?

  生:少。

  师:不详细不具体叫什么?

  生:就应是略。

  师:简略。

  师:这是这篇著名散文的第一个特点,你看咱们已经看出来了,就是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咱们平时写文章也不能平均用力,也得分主次,主要的详写,次要的略写。

  精读重点:质疑问难,变教为学

  师:下面我们就直奔重点,看看那天晚上父亲和我们在一齐关于花生都谈论了些什么。请大家默读课文的3—15自然段,有疑问的地方做上标记。

  (生默读课文后自由质疑)

  生:为什么天色不大好,但是父亲也来了?

  师:后边怎样说的?

  生:十分的难得。

  师:你的问题是什么?

  生:我的问题是天色既然不是个性好,父亲为什么也来?

  师:父亲回家那不是就应的么?问题在哪?

  生:为什么父亲来实在很难得?

  师:你问得多好,父亲跟孩子一齐吃饭是很平常的事,对不对?但是作者却说父亲来了很难得,实在很难得。猜猜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父亲工作太忙了。

  师:他根据生活经验猜想,父亲可能工作很忙。孩子你猜对了!可忙什么?快速地翻一翻课后的资料袋,看你能不能猜出来他忙些什么?

  生:他的爸爸是一位爱国志士,可能……在和台湾交流。

  师:呵呵,倒不是。因为大家不了解背景,我简单地介绍一下。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之后,许地山就跟随他的父亲来到了大陆,那个时候许地山的父亲在广东一带做知县,平时为老百姓的事情奔走忙碌,所以很难跟家人在一齐团聚。而那天晚上天色还不大好,父亲也来了,所以说——

  生:实在难得。

  师:是的,让我们带着对父亲的敬意来读一读这段话。

  (生齐读)

  师:是的,父亲和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的母亲一样爱孩子。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这个可贵指什么?

  师:我能够这样理解吗孩子,你是在问,父亲说花生的好处有一样最可贵,为什么说它最可贵,是这个意思吗?

  生:对。

  师:你瞧瞧这个孩子问的问题,多重要。他抓住了父亲的话来思考“为什么父亲说花生有一样最可贵?”我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先得明白父亲说花生的什么最可贵?然后再想一想为什么父亲说可贵,(归纳问题,板书)

  师:问题提出来了,靠谁解决?

  生:靠自己。

  师:我最欣赏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孩子。为了更好地读书思考,老师这儿有个友情提示,先围绕问题读课文,就读第十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再把自己的理解简单地批注在旁边。写完了能够和同学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听听别人的意见。

  (生默读课文,勾画批注)

  师:好了,孩子们,我看大家都写的差不多了。谁来说说,父亲说花生的什么最可贵?

  师:呦,瞧瞧你们,刚才读书很有效率,这么多人都举手了。我最喜欢看到课堂上你们林立的小手。你来说。

  生:我觉得花生的品格最可贵,父亲就是要我们像花生一样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炫耀自己。

  师:一连说了这么多词。有两个词我个性喜欢:朴实无华,默默无闻。谁能读读课文的原文?父亲说花生的什么最可贵?

  生:“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师:她读了原文,很好。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你们也想想:父亲说花生吧就说花生,扯上桃子、石榴、苹果干什么呀?

  生:因为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都十分漂亮,而且是挂在高高的枝头上,如果像桃子、石榴、苹果这样,张扬自满,我觉得很不好。

  师:其实大家想一想,桃子、石榴、苹果高高地挂在那儿,就是在炫耀吗?——摇头了。不是。那是它生长的特点呀,对不对!它就长在那!你说苹果要是长土里去那还叫苹果吗?

  师:刚才这个孩子的发言有一点我很欣赏,就是她发现了父亲其实是在拿花生跟和它的生长特点截然不同的桃子、石榴、苹果干什么?

  生:作比较。

  师:聪明!比较啊!比较的结果就是让我们更加体会到花生虽然不好看,但是它像刚才那位孩子说的:朴实无华、默默奉献。外表不好看的花生却能默默地给人带来好处,真的是更可贵,更让人钦佩。让我们来读读这段话,读出花生的这份可贵。

  师:先自己练一练。

  师:看来练得差不多了。谁来读?

  (一生读)

  师:读得很流利,孩子。请坐。个性是你有勇气读,这就很好。老师刚才听她读有点心痒痒,我也想读,能够吗?

  生:能够。

  师:你们允许了,我就试试。

  (师读。)

  (孩子们鼓掌)

  师:看起来读得还不错。你们能像我这样读吗?

  生:能!

  师:相信你们能比我读得更好!

  (生读)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父亲说花生可贵是因为它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品质可贵,这也正是父亲为什么说它最可贵的原因(擦去黑板上的问题)。

  深化主题:品词析句,联系实际;正确理解,深刻体悟

  师:课文读到那里,孩子们,父亲仅仅是在说花生吗?

  生:不是。

  师:你们摇头了,说不是。不仅仅仅是在说花生,是在干嘛?

  生:在讲做人的道理。

  师:哪句话明白告诉我们,在讲做人?

  生:“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但是很有用。”

  师:真有眼光。看看这句话,明白在讲做人啦!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生:做人外表能够丑陋一些,但是要做个有用的人。

  师:她的意思是说,外表丑一点没关系,但是要做个有用的人。少年许地山也正是这样理解父亲的话的,他说——(幻灯出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生齐读。)

  师:我发现齐读的时候我听不出你的理解。谁能带着你的理解来读读这句话,谁想?

  (一生读)

  师:我听到两个词,一个是“体面”,什么是体面?

  生:体面就是……

  师:有点困难。看看我这天的穿得体面吗?——好看吗?还行。穿的好看叫体面。长的呢?(帅)那也叫体面,长得体面。体面就是外表光鲜好看。——你继续说。

  生:不要只看一个人的外表怎样样,要看他的内心美不美。

  师:我听见她刚才强调——不要“只”,你再读一遍,把那个“只”读出来。

  (生再读,强调“不要‘只’讲体面”)

  师:比刚才好多了。这句话是讲人能不能讲体面?讲体面有没有错?

  生:没有。

  师:比如说我这天穿的邋里邋遢地来是对你们的尊重吗?不是,所以讲体面并没有错,关键是不能——

  生:不能只讲体面。

  师:是的,不能只讲体面。不能只讲究外表光鲜好看,只顾自己生活的平实安逸,而要做有用的人。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齐: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师:再请一个孩子读。不要做——

  (一生接读)

  师:什么是有用的人呢?

  生:他得乐于帮忙别人。

  生:就是对别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师:能举个例子吗?哪些人是有用的人?

  生:警察。

  师:警察是。还有哪些?

  生:为人分忧的人。

  师:“为人分忧”,用得好。还有哪些人?

  生:还有义工。

  师:义工?说说看他们怎样了?

  生:就像地震中那个阿福为了救人而牺牲。

  师:说得多好啊!谁能像他这样说说。

  生:我觉得清洁工也是,就是每一天早上起得很早都在默默奉献。

  师:这个城市的清洁可离不开她们。

  生:我觉得我们要做给别人雪中送炭的人,我们要默默地给别人奉献,不图虚名。

  师:你的意思是说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去帮忙他,是吗?

  生:我觉得老师就是这样默默奉献的人。

  师:比如说,看看台下。

  生:台下很多都是老师,大家每一天都要紧着批作业、教课,很辛苦。

  (台下听课教师鼓掌)

  师:谢谢你,孩子。我替在座的老师谢谢你!其实我想在座的老师和我一样,只要你们学有所获,我们的付出是心甘情愿的。刚刚大家说了不少,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他们的工作看似不起眼,但是他们都对这个社会有用。我们做人就要做——

  生:有用的人。

  师:不要做——

  生: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师:老师也想起了一个人。这个人,他留学西洋多年却从不穿西服,不抽烟不喝酒,大部分收入都用来买书;在香港大学任教时,他以系主任的身份每周还上20小时的课;抗日战争时间,他为抗战事业奔走呼号,终因劳累过度而病逝。著名作家郭沫若评价他说,他有献身精神,对于名利竞逐,极其恬淡。”他就是本文的作者——许地山。他曾说说——(幻灯出示)

  生齐: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奉献。

  师:(对一生)你读得个性好,孩子。此刻明白许地山为什么将“落花生”作为自己的笔名了吗?

  生:因为他要提醒自己,时刻要做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师:说的多好。他是把落花生的品质作为自己一生做人的追求。这篇文章谈论的是落花生,讲的却是做人的道理,这种写法叫——

  生:以物喻人。

  师:借物喻人。

  布置作业:读写结合,读活用活

  师:课文学到这儿,这节课快要结束了,老师最后有个小小的请求。在我兰州的班级里有个同学,他叫小鹏,大鹏展翅的鹏。这个孩子的父亲是我们兰大的保安,而其他孩子的父母亲大多都是大学教师,所以小鹏在班里常常抬不起头。学了这篇课文,我想请大家给小鹏写封信,用你们这节课学到的知识鼓励小鹏,让他抬起头来,和你们一样的自信、幸福。你们能够把写好的信发到我的邮箱里(幻灯出示邮箱地址)。老师期盼你们的信能够改变小鹏。

  赛课感言

  最重要的,是“人”

  张玉栋

  第八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尘埃落定之后,我常常被要求谈谈课的设计初衷或者备课的历程,前者我谈了不少,即便不谈,相信“善听”的老师也多,我的意图、理念、想法并不乏知音,无须自道;关于后者,简单说,也无非是文本细读、多次实践、团队协作、自身心态这几个方面,但凡参加过赛课的老师都有大同小异的经历,无非是课文不同,磨的“细节”不同罢了。《小学语文教师》陈金铭老师要我写写“感言”,而且还嘱咐我写一点诸如喜读的书、欣赏的格言等等颇有点个性化的东西。一来这平台难得,二来这些新鲜的资料使我得了启发和鼓励,于是我决定跳出这堂特等奖的课,写写我更想与大家分享的肺腑之言。

  我记不清是不是于永正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你要问我备这节课用了多久,我得说,我之前的人生都在备这节课。初次看到它我就有深深的共鸣。您要说《落花生》这节课我从7月抽到至10月上课备了3个月,不能说您错。是,这三个月我读许地山的文章、传记,读关于他的介绍、评论,还读他父亲的诗以及他为他父亲的文集写的序;我读许许多多我找得到的这堂课的实录,知名的、不知名的,新颖的、老套的,我统统都读,不但读还做笔记;我一遍又一遍地读课文,默读朗读诵读,逐字逐句地读,从读不懂到读明白,从没感觉到被感动。我就这么读啊,然后设计、实施、反思、修改、再实施、再反思、再修改。顶痛苦,顶熬人。但是,没有之前对书籍的钟爱、没有之前读的书做底子,我读不了许地山;没有之前自己阅读学习的经历、没有之前对阅读教学的真切认识和独特体会,我甄别不了优劣,做不出资料和方法的选取;甚至没有之前养成的思考习惯和一颗善感的心,我都无法“披文以入情”,不能真正读懂课文、读出感觉。

  备课已是如此,上课更非一时之功。如果没有平日里对孩子的亲近、喜爱,课堂上怎样能营造简单愉悦的氛围?如果没有平日里与孩子之间民主、平等的意识,课堂上怎样能放下老师的架子,领着学生一齐学?如果没有平日里思维与表达的训练,课堂上又怎样能恰当引导、适当启发、适度评价?

  甚至之前写诗,甚至之前主持,甚至之前看电影听音乐,甚至之前与长辈的某一次交流与朋友的某一次争论,都和备课时的一个想法上课时的一句言谈有关。

  美国作曲家科普兰说,当我们聆听一位作曲家的作品时就应记住,我们是在听一个人,一个具体的人连同他特有的个性。我以为我们在听一位老师的课时也应如此。我们当然要注意他教的资料、教的方法、教的效果,但我们更就应注意到这一切背后的那个人,而且是“具体的人连同他特有的个性”,这些决定着前者,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那个因素。我们的孩子需要的并不是一位得过特等奖或者这个奖那个奖的老师,他只需要一位好语文教师。而这样一位好语文教师,其实只要他是喜欢读书的,没有停止学习、思考的,只要他是热爱生活的,还能够感受、希冀的,只要他是亲近孩子的,能够真诚地关注、倾听的。这样他才是真正走在语文教学的路上,才是真的在前进,才会在量的变化中最终迎来质的飞跃,而不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机械重复,甚至是做苦工。听一堂课带给我们的兴奋总是有限,可如果我们能窥探到这课背后那执教的具体的人,能由此激励自己改变,或者说找回自己的生命力,那真是善莫大焉。

  是的,如果您有机会见到我,您会觉得,我不只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而已,我也不是只会上《落花生》而已,我兴许还上得好语文课。

  落花生教学实录(三):

  师:我姓孙,“孙悟空”的“孙”(写“孙”)。谁愿意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黑板上介绍给大家?

  (生上黑板写好自己姓名后)

  师:你的名字叫什么?

  生:我的名字叫安诗乐。

  师:什么意思?

  生:“诗”呢,因为我爸爸期望我像诗人一样出口成章!“乐”就是我爸爸也很喜欢音乐,他以前在广东拥有音乐爱好者之称,他也期望我音乐很好,所以取名叫安诗乐。

  师:既能写诗,又懂音乐,多么了不起的人啊!给她掌声!

  (生鼓掌)

  师:你叫什么名字?

  生:我叫刘洋。

  师:为什么取这名字?

  生:我爸爸说期望我能留学到国外去。

  师:要到国外留学去,那回来吗?

  生:回来。

  师:他是一位爱国人士,大家为这位爱国人士鼓掌!

  (生鼓掌)

  师:同学们,我们每个同学的姓名中都包含着父辈们、长辈们对你们的期望。如果不明白自己名字意思的同学,这天孙老师布置一个作业,回去问问你的父母亲,为什么给你起这个名字,好不好?

  生(齐):好!

  [这“好不好”,一下子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整堂课孙老师都用商量、鼓励、亲切的语言与学生对话,构成了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建立了和谐的学习环境和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老师的尊重、信任中主动探索、自主学习。]

  (师将黑板上的名字擦去)

  [孙老师这样不动声色的开场,简单愉快,既对学生联络感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又自然揭示课题,引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师:此刻孙老师在黑板上也写上一个名字,你从这个名字中想到什么?看名字叫什么?

  (板书:落华生)

  生(齐):落华生。

  师:再读一遍。

  生(齐):落华生

  师:你看到这个名字有什么想法?孙老师最喜欢举手的人,来,请你!

  生:说明这个人很喜欢吃花生!

  师:这是他的想法,其他同学想得都跟他一样吗?我想不大可能,要讲自己的想法。

  生:我觉得“落华生”这个名字很像“落花生”,也许这个人想学习花生那种朝气蓬勃的生命力。

  师:像落花生,想学落花生朝气蓬勃的生命力,这是第二种想法,跟他的想法又有点不同。你呢?大胆说,没关系,说错了表扬!

  [孙老师激励学生发言的话,也充满情趣,令人回味无穷!]

  生:落华生呢,原因肯定是这个落花生对他很有影响的,所以他才会把名字叫做落花生。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我觉得这个人取“落华生”这个名字,他必须和落花生结下了不解之缘!

  师:好,这个词用得好。同学们真聪明,从落华生自然地想到落花生!

  (板书:将“华”改为“花”)

  师:是呀,他为什么起名叫落华生他的真名叫什么呢?你明白吗?

  生:落华生他的真名叫许地山。

  (板书:许地山)

  师:真聪明!落华生是他自己给自己取的名字,他的真名叫许地山。是他爸爸妈妈给他起的名字,那他为什么给自己取这个名字呢?

  师:这天我们学习《落花生》,许地山写的这篇文章。我想学完之后,刚才的问题就自然而然地解答了,请大家把书打开,自由朗读这篇文章。

  (生自读课文)

  师:好,同学们差不多都读完了一遍,要学好一篇课文,首先要把这篇课文读好。下面我来检查一下同学们把这篇课文读得怎样样?1、2小节,谁愿意读?请举手!

  (学生纷纷举手)

  师:好,请你来,大家注意听,看她读得怎样样?

  (生读完后)

  师:你告诉孙老师你叫什么名字?

  生:我叫徐子慧。

  师:徐子慧,我要表扬她。第一,她十分勇敢。第二,口齿个性地清楚,声音很响亮,读得十分地流畅,能够读得这样,真不简单!下面同学要向她学习!你们对她刚才读的部分,还有没有其它想法呢?有想法的能够说说!

  生:我觉得徐子慧同学语速稍快了些。

  师:哦!其他同学呢?你有没有发现她有一个字音好像读得不大准?

  生:徐子慧同学她“后园”的“园”读成了“院”。

  师;这位男同学听得真仔细!

  (板书:后园)

  师:同学们,这个字是很容易搞错的,读什么?

  生(齐):后园

  (板书:院)

  师:把这个词读一遍!

  生(齐):后院

  师:你明白后园和后院有什么区别吗?

  (学生没反应)

  师:这个“园”能够组成什么词?

  生1:能够组成“花园”,还能够组成“公园”。

  生2:能够组成“游园”。

  师:能够组成“菜园”,是不是?种菜的园子叫菜园,那么这个“院”能够组成什么?

  生1:能够组成“庭院”。

  生2:还能够组成“医院”。

  师:还能够组成大学的、高校的,叫什么?

  生(齐):学院

  师:同学们有的可能会纳闷,我们平时写的都是“后院”,那里为什么写成“后园”呢?你明白吗?

  生1:也许是后园的花草比较多。

  师:你真会想!

  生2:因为刚才听别人组词“公园”,所以我想后园可能是比较大的。

  师:你看书上写大到什么程度?

  生(齐):半亩空地。

  师:是个很大的地方,我们城里人一家一户的院子比较小的,并且我们读到的,园子里能够种什么?

  生(齐):花生。

  师:能够种花生,像一个菜园子,是不是?

  生(齐):是的。

  [那里孙老师没有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透过组词,联系生活比较不同点,这不仅仅仅纠正了字音,还会让学生养成读书习作字勘句酌的好习惯。]

  师:好的,那么谁愿意接下去读3-9小节?

  (生之后读完后)

  师:真不错!你们对他的朗读评价评价看!

  生1:我觉得潘歆他读对话时应稍微快一点。

  师:嗯,刚才朗读的这位同学,孙老师很佩服你,你的心理素质很好,在这么大的场子里,这么多人前,读得那么沉着,不慌不忙,真好!要学好课文,在这么大场面上课,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你们要向他学习!还有什么意见吗?

  生2:我觉得潘歆读书时声音很响亮,但是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有点拖调。

  师:好的,总体来说是不错的,能够读得这样,孙老师是很高兴的。接下去谁愿意读?

  [孙老师在课堂上从不吝啬对学生的表扬,把握时机,给学生自信,自然真实,将表扬这门艺术表演得淋漓尽致!]

  (生之后读完后)

  师:读得不错,没有一个错误!11-15小节谁愿意读?

  (生之后读完后)

  师:孙老师想问你,刚才你读的“深夜”之后又改成“夜深”,你是怎样明白错的?

  生:看见的。

  师:说明刚开始读的时候,稍有点紧张,是不是?

  (生点点头)

  师:实际上你完全能够读准确,要像刚才潘歆同学学习,不要慌,好不好?请坐!

  (生点点头,坐下)

  师:刚才,我请几位同学把课文读了一下,孙老师很佩服你们,课文只读了一遍,就能读到这种程度,真不简单!请把书放下!

  (生放下书)

  师:刚才我们把课文初读了一下,同学们在读课文的时候,孙老师就想到了中国古人说的一句话“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生皱眉)

  师:不理解吧?我给你们解释一下:学习最可贵是要能发现问题,发现小问题必须有小进步,发现大问题必须有大进步,下面我要看同学们能不能发现问题,谁发现的问题小?谁发现的问题大?拿出笔来,把你发现问题的地方全都注上记号!

  [教师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孙老师就很注意学习方法的传授。]

  (生边读边注记号,师巡示)

  师:好多同学发现问题了,发现一个问题就有一个进步,有5个问题有5个进步。有的同学会说:“我一个问题也没有。”那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你确实一点进步都没有,还有一种可能是你全懂了,那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全都由你来解答,好不好?

  [孙老师这一番话让学生心服口服,学生的惰性也随之“吓跑”了,让每位听课者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孙老师的这语言的折服力来自哪里?我想回答也该是不言自喻的。]

  (生点头同意)

  师:下面有问题的举手!

  (一戴眼镜的男生未举手)

  师:这位戴眼镜的男生,你站起来理解大家的回答!请旁边的这位同学来提问题!

  生1:我不知“爱慕”什么意思?

  生(戴眼镜):因为喜欢而愿意接近。

  (板书:爱慕)

  师:“慕”下面是个“小”字吗?

  生(齐):不是。

  师:跟老师读“爱慕”。

  生(齐):爱慕

  师(对戴眼镜生):刚才你讲得基本有道理,但孙老师教你一个办法,有一些词语解释,只要把每个字理解了,整个词就理解了。

  (生点头坐下)

  师:“爱”什么意思?

  生(齐):喜爱。

  师:“慕”什么意思呢?

  生(齐):羡慕。

  师:那么连起来“爱慕”是什么意思?

  生(齐):喜爱羡慕。

  (师在“爱慕”后板书:之心)

  师:“爱慕之心”意思呢?你说!

  生:喜爱羡慕的情绪。

  师(对生1):你听懂了吗?你有进步了吗?

  生1:有。

  师:在词语理解上有进步吧!还有问题吗?

  生2:我的问题是第三小节:那晚上天色不大好,但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为什么父亲来了,还很难得?就应是常常来。

  师:此刻大问题来了,有了不得的进步了。我把这句话展示出来,一齐来读一读。

  (投影出示,生齐读)

  师:就这句话,起码要提三个问题。你把第一个问题再说一遍。

  生2:为什么父亲来了也是很难得的。

  师:对呀,父亲跟我们在一齐是很平常的事,为什么很难得?第二个问题呢?看谁聪明?

  生3:为什么天色不好,父亲还要来呢?

  师:了不起,了不起!第三个问题呢?

  生4:就是说晚上有什么天色好不好的?

  师:你们说晚上天色有没有好和坏?

  生(齐):有。

  师:明朗的月亮挂在天空,月明星稀,那样的天色好不好?

  生(齐):好。

  师:灰蒙蒙、阴沉沉的,一个星星看不到,这样的天空好不好?

  生(齐):不好。

  师:这是什么天?没......

  生(齐):没有月亮的天。

  师:没有月夜的天,灰蒙蒙的、阴沉沉的,天色不好。你有问题出来没有?争取难倒孙老师!

  [在课堂上怎样使学生敢提问、会提问?孙老师总是从容不迫,循循善诱,学生提问也就水到渠成。]

  生5:为什么父亲偏偏在这次收获节来?

  师:有4个了,还有吗?

  生6:为什么说实在很难得?

  师:你再说一遍。

  (生重复)

  师:把“实在”去掉了,试试看,意思同吗?

  生(齐):同。

  师:大家就抓住这个词来体味。

  生7:一家总是在一齐的,那么父亲怎样会分开来住的?

  师:我觉得这个问题也很自然,你们猜猜看!

  生1:他父亲可能在单位上。

  生2:也有可能搞抗日工作的。

  师:还有可能父亲工作单位离家很远,是不是?

  生(齐):是。

  师:刚才就一个句子提出入6、7个问题,这是什么潜力?这就是创新潜力,对于一个句子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我把你们的问题再重复一下。

  (师重复说)

  师:孙老师再提问一个问题,父亲来和我们过收获节,就是来吃花生吗?

  生(齐):不是。

  师:看这句话,我们读书的时候,不能轻易地把它放过,你一放过就把十分了不得的问题给放掉了。我们高年级的同学读书时,要边读边思考,抓住一点就抓住不放,多追问几个问题。我们刚才这句话读一下!

  [孙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学生加深了对课文资料的理解,课堂教学中自然渗透各种潜力的培养,尤其是思考潜力,可想而知,学生会受益终生。]

  (生齐读)

  师:你们读得很准确,听老师读一下。

  (师示范读)

  师:自己读读,试试看!

  (生读)

  师:问号提在后面“实在很难得”。读书要问,好不好?

  生(齐):好。

  [怎样突出重点读,孙老师在那里趁热打铁,很有效益。]

  师:小问题有小进步,大问题刚才我们思考了,你们感到有进步吗?

  生(齐):有。

  师:读书的时候就要抓住一点不断地从多方面提问题,你思考问题务必深入,还有什么问题要提?

  生7:什么叫落花生?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目?

  师: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价值,书上有没有答案?齐读预习提示的一段话。

  (出示预习上的话,生齐读)

  师:为什么叫它落花生?

  生:我想就应是因为它的花落到地上,才会结果实,如果花不落就不会结果实。

  师:有果实结在地面上吗?你说说花生结果的过程。

  生:开花、花落、花钻进土里,再在土底下结果。

  师:是不是这样?

  (生笑)

  师:再读,是这样吗?

  生:花生的花开花受精后,子房里开始迅速生长,首先是向上长的,然后向下弯曲,直到结出果子。

  师:你怎样明白的?

  生:我回家查字典的。

  师:真会学习!他发现问题就查资料了,发现与书上不一样了。孙老师把这幅图显示出来。

  [可见,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还要学会解决问题,孙老师重视了这一潜力的培养!]

  (出示画面,师边在图上示意边讲解)

  师:你听了,有什么启示吗?

  生:书上说的不必须是全对的。

  师:孙老师讲的话全对吗?

  生(齐):不。

  师:你们以后不要总信任我,好不好?

  (生笑)

  师:你讲得对,我听你的,你说的对,书上也听你的。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8:第7节为什么把花生和桃子、苹果、石榴进行比较?这说明什么?

  师:你这问题提得十分之好!孙教师给你提个小小的推荐:你要相信自己,你一相信自己,说出来的话就理直气壮,你的声音那么小,像蚊子一样,你不相信自己,是不是?一个人要想成功首先要自信。你再把你的问题说一遍!

  (生重复说)

  师:我们把这段话一齐读读。

  (投影出示,生齐读)

  师:我们看桃子、苹果有什么特点?

  生:它们高高地挂在枝头上。

  师:它们什么颜色?

  生(齐):鲜红嫩绿。

  师:你仿佛听到苹果、桃子在讲些什么?

  生1:你们看,我多漂亮!

  生2:你们吃我必须很香。

  师:他们在向人们干什么?

  生:炫耀自己。

  (板书:炫耀)

  师:看落花生是什么样?

  生:而落花生却是矮矮地长在地上。

  师:多么鲜明的比较呀!你觉得落花生怎样样?

  生:它不会炫耀自己,它只是默默奉献。

  师:你喜欢谁?

  生(齐):落花生。

  师:你能不能把喜欢的感情读出来?刚才,我听你们群众读,有一个优点:十分整齐。但既是优点又是缺点,你们每一句都是刀削的,一茬齐。有时停顿要长一些,有时要短一点,要根据资料和感情来读,好不好?自己读读,体会体会。

  [“一茬齐”,我想听课的老师定会在孙老师指导学生的朗读中也有所感悟,平时自己指导朗读是不是犯了这样的错?]

  师:谁愿意读?把喜爱崇敬之感读出来!

  (生读完后)

  师:老师再读一下,比较一下,看谁读得好?谁好就向谁学习,好不好?

  (师示范)

  师:你们点评点评!

  生1:孙老师感情很深,那位同学读得平淡些。

  师:孙老师就这个水平吗?感情深吗?我不要听笼统的,你说我好在哪儿?

  生2:孙老师读出来是意味深长的。

  生3:孙老师把桃子、苹果、石榴和花生特点读出来了,重读了这样构成鲜明比较。

  师:哪些词重读了?

  (师再示范)

  生4:“高高地”重读了。

  生5:重读的是“很多”和“一样”。

  师:我这个“一样”读得轻一点,有时突然轻下来,也引起别人注意;有时故意停顿一下,也会引起别人注意。

  (师又示范)

  师:读书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要好好体会它。我什么地方该读得慢?什么地方该读得快?什么地方该用什么语气才能把感情表达出来?下面学着我的样貌,大声读刚才这段话。

  [朗读潜力是一项很重要的语文学习潜力,孙老师在课堂上耐心的朗读指导与扎实的朗读训练,学生朗读潜力怎会不进步呢?真是令人佩服!]

  (生自读)

  师:你们推荐一下,谁读得好?

  (生读完后)

  师:好的,给予掌声!

  (生鼓掌)

  师:我这一堂课不能把你们水平都教成他那样,但是如果你们平时读书,都去这样仔细琢磨去,能够把书读得有滋有味,有情搞笑,有声有色,你们朗读水平就高了,你就能够做播音员,做演员了!

  [一堂好课就应是“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写写练练”,一堂好课就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孙老师是这样说的,课堂上他也这样做到了。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潜力、个性和人格的培养,这正是我们每位老师需要努力探索与实践的!]